湘潭陈赓故居攻略

2024-12-04

一、陈赓故居历史

陈赓故居位于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杨吉湾。这里承载着陈赓大将丰富而传奇的人生历程。

陈赓出生于 1903 年,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陈赓的祖父陈翼怀是清末湘军大将,起于士卒,历战甚多。陈翼怀自幼家境贫寒,曾在地主舅舅家做长工,因舅舅不满他饭量大和天天练武,一气之下出走并参加了湘军。他武艺高强,臂力过人,站在三张叠起的桌子上能用牙齿拎起四只装满水的木桶离地,所用大刀重达八十多斤。在军中,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逐步晋升,官至相当于今天的师长之职。后来,陈翼怀见朝廷无能,清军腐败,外患内忧交迫,毅然决定解甲归田。回乡后,他买了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安家,并购置了二百四十亩田,雇了两个长工耕种。他虽出身贫寒,但不忘本,常以各种方式周济乡邻。

陈赓的父亲陈绍纯以先辈的积蓄购田 300 多亩,加上自身的辛勤劳动和俭朴,家道渐兴。抗日战争时期,炮火纷飞,许多灾民来到这里,陈家慨然卖田施救,到最后自家仅剩 1.3 亩田,房屋也无偿让给穷人居住。

陈赓 1916 年参加湘军,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他曾在旧军队中看不到希望,1921 年到长沙,在铁路当办事员,后进入毛泽东倡办的自修大学念书,并于 1922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陈赓的人生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他参加了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在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役中表现出色,被誉为 “黄埔三杰” 之一。1925 年东征中,他曾掩护蒋介石脱离死境,后因觉察出蒋介石的野心而离开。1926 年 9 月,他秘密前往苏联远东地区红军中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的经验。1927 年回国后,在武汉任国民革命军营长,负责中共中央的警卫工作,不久参加了 “南昌起义”。在会昌战斗中受伤后,赴上海就医,伤愈后在党中央特科工作四年。1931 年派往鄂豫皖苏区,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师长,因负伤再次到上海就医。1933 年 3 月被捕,面对蒋介石以师生旧谊和被救之恩诱降,陈赓不为所动,两个月后经党营救而脱险,回中央苏区工作。此后,他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1961 年,陈赓因心肌梗塞复发在上海去世。2020 年,陈赓故居被命名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后人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二、陈赓故居地理位置

陈赓故居在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距湘乡市区仅 7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与韶山毛泽东故居毗邻,周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

陈赓故居依山靠水,景色宜人。背后青山连绵,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座历史建筑筑起的天然屏障;前方流水潺潺,为故居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秀美。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周边的环境宁静而祥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乡村的质朴与宁静。在这里,游客可以远离都市的嘈杂,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周边的农田、果园等也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

陈赓故居所处的位置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与韶山毛泽东故居相邻,使得这里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游客可以在参观陈赓故居的同时,前往韶山毛泽东故居,感受两位伟人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贡献。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使得陈赓故居成为了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三、陈赓故居特色

1. 建筑特色

陈赓故居是土砖青瓦的建筑群体,呈现出独特的中型民居款式。上下两栋,左右两横呈 “凹” 形,共有 40 余间房屋。坐东朝西,依山靠水,景色宜人。

正中堂屋为 “鸳鸯厅” 格局,中间相隔一个长方形大天井。堂前阶基上,耸立两根杉木伞柱,下承雕花鼓状石础,尽显古朴之美。左右横屋前侧,用砖砌起一道大山字垛,既能避风阻雨,又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稳重之感。横屋以内,房室纵横摆布,共设小天井 4 个,既增加了采光,又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

屋前地坪边有一个不足半亩的堰塘,供饮用和农用之需。右边屋后是陈家的菜园,菜园上面的半边山坡,由陈家开垦为果园。在果园的一侧,有一个练武坪,是陈家几代人习武健身的地方。这里见证了陈赓大将家族的勤劳与传承。

2. 文化特色

2020 年,陈赓故居被命名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陈赓故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赓出生于武将世家,他的祖父陈翼琼是清末湘军将领,曾写下 “德循羊祜,源绍吉安” 的家训,意为注重德行,发扬羊祜(西晋时期名将)风尚,祖上源起江西吉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陈赓延续了好家风。他教育大儿子陈知非要 “七分学德、三分学业,要做到德学兼备”,还教导他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

陈赓故居里,收藏着陈赓于 1956 年 10 月 26 日写给外甥沈廉威的一封亲笔信,信中陈赓对外甥悉心引导,鼓励他融入集体、不断进步,为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

如今,陈赓故居大门两旁的 “德循羊祜,源绍吉安” 对联,历经岁月洗礼,依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它不仅是陈赓家族的家训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人秉持高尚的品德,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陈赓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革命先辈、感受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参观陈赓故居、陈赓大将生平业绩陈列室和陈赓大将夫妇墓园,深入了解陈赓大将的丰功伟绩和传奇一生。同时,景区还通过增派讲解员义务为游客讲述革命故事,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在参观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四、陈赓故居建筑风格

陈赓故居呈现出典型的清末湘中民居风格,灰墙青瓦,砖木结构,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以堂屋和过厅为中轴线,两侧基本对称,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平衡与和谐之美。通过实景复原,我们仿佛能看到陈赓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故居的建筑特色十分鲜明。正中堂屋为 “鸳鸯厅” 格局,中间相隔一个长方形大天井,这种设计在古建筑中较为独特。堂前阶基上,耸立两根杉木伞柱,下承雕花鼓状石础,尽显古朴之美。杉木伞柱高大挺拔,为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威严。雕花鼓状石础工艺精湛,上面的雕花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左右横屋前侧,用砖砌起一道大山字垛,既能避风阻雨,又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稳重之感。山字垛的设计不仅实用,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大气。横屋以内,房室纵横摆布,共设小天井 4 个,既增加了采光,又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小天井的存在让阳光能够更好地照进室内,使房间更加明亮。同时,小天井也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泼,让人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屋前地坪边有一个不足半亩的堰塘,供饮用和农用之需。这个堰塘不仅为故居提供了生活用水,还为周边的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右边屋后是陈家的菜园,菜园上面的半边山坡,由陈家开垦为果园。在果园的一侧,有一个练武坪,是陈家几代人习武健身的地方。这里见证了陈赓大将家族的勤劳与传承。菜园和果园的存在,体现了陈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珍惜。练武坪则是陈家培养后代的重要场所,在这里,陈赓和他的家族成员们习武健身,锻炼了体魄,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陈赓故居的建筑风格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承载着陈赓大将的成长记忆和家族精神。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陈赓大将和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

五、陈赓故居文化内涵

陈赓故居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好家风传承

陈赓故居大门对联 “德循羊祜,源绍吉安” 体现了陈家注重德行的家训。陈家的好家风代代相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闪耀着光辉。

陈家乐善好施,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炮火纷飞和灾民的困境,毅然卖田救灾民,房屋也让给穷人居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陈家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陈赓对子女的教育严格而又充满关爱。他要求子女踏实做人、勤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他教育大儿子陈知非要 “七分学德、三分学业,要做到德学兼备”,还教导他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了子女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陈赓还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子女。他爱写日记,把家风家训都藏在了言传身教和行军日记里。女儿陈知进至今还能背诵父亲日记中的很多篇章,这些日记成为了陈家家风家训的好教材。

红色文化底蕴

陈赓在革命生涯中英勇无畏,功勋显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军事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

陈赓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幼受祖父的影响,13 岁就投身湘军。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定信念。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赓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战场,先后取得广阳、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等战斗的胜利。他领导创建岳南抗日根据地,指挥沁源军民进行了长达 30 个月的围困战,粉碎了日寇所谓 “山地剿共实验区” 的图谋,创造了人民游击战争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又投身于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国后,他奉命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并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在他的领导下,仅用 1 年多时间,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军事学院在哈尔滨正式建成挂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陈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他的故居作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陈赓大将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汲取前进的力量。

六、游玩注意事项

1. 开放时间

陈赓故居开放时间为 09:00 - 12:00 (上午场),14:00 - 17:00 (下午场),时间范围是 01 月 01 日 - 02 月 03 日,02 月 08 日 - 12 月 31 日周一至周日。而在 02 月 04 日 - 02 月 07 日周一至周日不对外开放。游客在规划行程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不开放的时间段,以免白跑一趟。

2. 用时参考

参观陈赓故居用时参考为 1 - 3 小时。游客可以根据这个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影响游览体验。如果对陈赓大将的生平事迹特别感兴趣,可以适当延长参观时间,仔细品味故居中的每一个细节。

3. 门票信息

陈赓故居正常票价为 30 元。不过,2020 年 2 月起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医务工作者可免费参观。这一举措体现了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和感谢。游客在购票时要注意携带有效证件,以便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4. 交通指南

陈赓故居距湘乡市区 7 公里,交通较为便利。游客可以选择自驾前往,按照导航指示即可轻松到达。同时,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如公交车等。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建议提前查询好线路和班次,以免耽误时间。

5. 其他注意事项

在参观陈赓故居时,游客要做到文明参观,爱护文物和环境。陈赓故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陈赓大将的传奇人生。游客要尊重历史,不随意触摸、破坏文物,保持故居的整洁和安静。

此外,游客可以提前了解陈赓大将的生平事迹,这样在参观时能更好地理解故居中的每一个展示内容,增强参观的体验感。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如韶山毛泽东故居等,制定更加丰富的旅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