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1-29
“韶”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作为虞舜时期的乐名,承载着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尚书·虞书·益稷》中记载:“箫韶九成,引凤来仪。”可见韶乐之美妙,能吸引凤凰飞来。
韶山,因舜帝南巡奏韶乐而得名。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见风景优美,遂命奏韶乐。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这一山间胜境,人间盛会,自此亘古传诵。人们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做韶山。
从古代到现代,韶山的历史沿革丰富而曲折。
古代,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南齐废湘南县,归入湘西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归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公元 749 年),将衡山县更名为湘潭县,自此至宋,韶山属湘潭县。元朝时湘潭县升为湘潭州,韶山属相潭州。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部。
近代,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银田乡、清田乡。20 世纪 30 年代末,中共潭湘区委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一分为二,划为韶山和白田两个区委。韶山区委下辖湘潭县清溪乡(即今韶山)和湘乡县湘西乡。
现代,1949 年 8 月 15 日,韶山解放。1950 年 1 月,湘潭县划一市八区,韶山属湘潭县第三区,1951 年改为第四区。1955 年 8 月 1 日,第四区以驻地命名,改称为银田区,次年撤区并乡,由县直辖。1958 年 9 月 1 日,撤乡,建立韶山人民公社,属湘潭县。1961 年 5 月 12 日,湘潭县韶山区成立。1968 年 12 月,韶山区升为地级区,属湖南省直辖。1981 年 2 月,韶山区复为湘潭县辖。1984 年 12 月,韶山区升为县级区,由湘潭市辖。1990 年 12 月 26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市韶山区,设立县级韶山市,属湖南省辖,由湘潭市代管。
在历史的长河中,韶山的行政区划也不断调整。2015 年,根据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清溪镇、如意镇、永义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清溪镇;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韶山市辖清溪镇、银田镇 2 个镇,韶山乡、杨林乡 2 个乡。
韶山,这座因舜帝南巡奏韶乐而得名的城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和变迁。
韶山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常住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变化。截止到 2021 年末,韶山市常住人口为 10.34 万人。到了 2023 年,韶山市常住人口为 10.36 万人,呈缓慢增长态势。而在 2024 年,韶山市常住人口依然保持稳定。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湖南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排名来看,韶山市常住人口相对较少,仅为 10.3 万人,在湖南省属于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市区之一。
韶山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韶山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兴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了一部分人前来定居。另一方面,韶山市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常住人口数量。
同时,从城市建成区人口来看,2022 年年末,韶山市城市城区人口为 3.73 万人,同比增长 0.81%。城区人口的增长也反映出韶山市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在湘潭市各区县(县级市)2023 年常住人口数据中,韶山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0.3 万人。虽然出现了小幅减少,但这可能与湘潭市整体的人口流动趋势以及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关。
总的来说,韶山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也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潜力。
韶山市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115.56 亿元,同比增长 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1.15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6.98:46.07:46.9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了 0.48 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韶山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105.89 亿元,2019 年为 92.29 亿元,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在逐年提高,反映出韶山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农业:
韶山市农业发展稳步推进。2022 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 163019.0 万元,同比增长 3.2%。其中,农业产值 84013.6 万元,同比增长 2.8%;林业产值 7950.1 万元,同比增长 10.2%;牧业产值 57524.1 万元,同比增长 2.6%;渔业产值 6224.5 万元,同比增长 0.6%;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 7306.8 万元,同比增长 8.3%。
全年粮食总面积 8.19 万亩,总产量 4.12 万吨,其中水稻 7.97 万亩,总产量 4.07 万吨。全市生猪存栏头数 7.96 万头,出栏肉猪 14.48 万头。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 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428 个,同比增长 16.4%;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1.01 万户,同比增长 3%;家庭农场 625 个,同比增长 7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13.56 万千瓦,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 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0.13 万亩。全市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 327 处,投入资金累计 15200 万元,同比增长 23.58%。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方面,韶山市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5%。2024 年,韶山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主基调,聚焦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坚定不移抓产业、扶企业,抓项目、抢发展,抓科技、促创新。工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年初组织 95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春节放假时间、开复工时间、复工人数、2024 年发展趋势等进行摸底,全市 90%以上的企业均对今年发展形势充满信心。复工复产典型经验获“湖南工信”专刊推介。今年 1 - 2 月,韶山市累计工业用电 2957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 74.2%。
“三改一扩”激发企业活力,市科工信局深入实施“三改一扩”行动,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今年 1 - 2 月,韶山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44.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50.8%。
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出台《韶山市创新提升行动“促引领 兴产业”工作方案》,全力实施韶山市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十大成果转化项目。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创新的重要抓手,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对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韶山市碳基材料产业研究院、恒欣实业、江冶机电与中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产业链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出台《韶山市 2024 年产业链建设工作方案》,大力推进红色文旅和培训教育、新能源新材料(碳基)、医药食品、智能制造等 4 条主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碳基)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将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
服务企业务实贴心,对企业进行梯次培育。去年成功认定 11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指导三旺实业、汇达新材料等 9 家企业申报了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入企宣讲各类惠企政策,做好政策解读,鼓励企业根据政策做好项目谋划。
建筑业方面,全年建筑业总产值 9.7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2%,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21.85%,占比 84.3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 54%;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 40.8%,比上年占比增加 14.1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72.9%。全市施工项目共计 102 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 74 个,本年竣工投产项目 45 个。全市房地产投资 10.16 亿元,同比增长 0.8%;商品房销售面积 13.2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2%。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19 亿元,同比增长 2.5%。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共 11897 家,2022 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2767 家,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2022 年全程“一网通办”新办理 261 家。
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 14.81 亿元,同比增长 23.78%,其中出口额 14.08 亿元,同比增长 43.54%;进口额 0.73 亿元。到位外商直接投资 7 万美元,新引进“三类 500 强”企业项目 5 个。实际到位内资 55 亿元,同比增长 13.64%。
韶山作为红色旅游胜地,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魅力。
(1)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这里青山环抱,翠竹婆娑,周围山脉属衡山余脉,主峰为韶峰,故居对面为象鼻山,遥望枫梓山,东南为南坨,西侧500米处有涟水(湘江支流)一级支流韶河,门前有两口池塘,小池塘植满莲藕,周围植被为人工杉、松、竹及杜鹃花、栀子花等,夏季荷花飘香,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
故居坐南朝北,为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系典型韶山民居。东边十三间半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五间茅草房为邻居家,堂屋居中,为两家共用。室内基本保持原貌,并保留了部分原物。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半茅草房。10年后,毛泽东父母迁居于此,经艰苦创业发家后,于1918年建成现在的模样。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1年至1927年,他三次回韶山。1921年春,毛泽东回乡教育亲人干革命,他劝毛泽民把家事安排好,走向社会,参加革命,舍家为国,舍己为民,随后,毛泽民等跟随毛泽东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5年,毛泽东携妻儿回乡开展农民运动,他创办了农民夜校,成立了秘密农协,还经常在自己卧室的阁楼上召开秘密会议,并在6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主持了钟志申、庞叔侃、毛新梅和李耿侯的入党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1927年1月,毛泽东回乡考察农民运动,在故居横屋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运情况。此后,毛泽东投身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直到1959年才回到故乡,而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共有6位亲人献出生命,谱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故居进行修缮,并于1951年2月6日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毛泽东同志故居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匾额上的“毛泽东同志故居”七字由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4月2日题写。自开放以来,故居共计接待国内外观众上亿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著名人士300余位,外国国家领导人和政党领袖近300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此参观考察。近十年来,红色旅游兴起,韶山作为学习和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有影响的阵地,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爱国人士,日均游客达16000人次,寒暑假更是青少年参观的集中时期。现在韶山已建设成为集风景旅游、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革命纪念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并于2016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毛泽东广场
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铜像身躯高大,体态稳健,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成功地塑造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伟人风采。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毛泽东铜像是按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设计的,坐西南、朝东北,主席身躯伟岸,手执发言稿,身着中山装,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高6米、重3.7吨,红花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据介绍,毛泽东广场作为人民群众表达对毛主席崇敬、追思、纪念的主要场所,其纪念性大于休闲性,因此突出了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
广场总面积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区1500平方米,纪念区1700平方米,集会区6300平方米,休闲区93300平方米(含瞻仰大道面积:长183m(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宽12.26m(寓意12月26日是主席的生日)=2244平方米,农田面积20亩)。广场总投资6600万元。广场为瞻仰、参观、纪念和休闲等四个层次和区域。其中,瞻仰空间面积1112平方米,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形成厚实壮观的背景林效果。该区域主要供游客鲜花、瞻仰,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参观空间面积1700平方米,与瞻仰空间相差12级台阶,主要供游客留影及大型纪念活动的表演舞台使用;纪念空间面积5950平方米,与参观空间相差12级台阶。该区域主要供游客疏散、纪念活动、集会;休闲空间区域主要定位于游客休闲与参观铜像前瞻仰气氛的营造,在中轴线上布置有景观大道和诗刻石景。入口在广场中轴线瞻仰大道入口处有一块景观石,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沁园春·雪》等毛主席诗词。周围绿化区的植物以“四季见红”来配置,乔木、灌木相结合。改建中还对韶河进行适当拓宽,沿河设有休闲长廊,为游客休闲、避雨等提供方便。广场内增设了直饮水、鞭炮燃放点等方便游客的配套设施。
毛主席的铜像矗立在韶山冲广场。这里背衬韶峰,是韶山冲的中心,对面就是毛氏宗祠和毛泽东纪念馆。铜像广场十分雄伟大气,植有松、柏,花坛中植有冬青、山茶、月季等,向主席敬献了花篮,瞻仰伟人雄姿,拍照留念,感受一代伟人骄人的风采和无往而不前的巨大力量。
(3)滴水洞
滴水洞是毛泽东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泽东主席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滴水洞景区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面积10万多平方米,1960年动工,1962年完工,1970年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等设施,总面积3600多平方米。滴水洞长约2.8千米,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幽壑口朝东北而开。滴水洞一号楼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亦是滴水洞景区的主体建筑。它是一栋青砖青瓦的平房别墅,看上去运河朴素且大方。位于山谷中心位置,北靠虎歇坪,南依龙头山。滴水洞开辟了一号楼、虎歇坪和龙头山三片游览区,景区内“天然石画”“杜鹃春晓”“奔龙泉池”“龙亭览胜”“犁花伴月”等自然景观和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韶山水库、毛泽东主席祖父墓、名人留言石刻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呈献给人们一幅山水与人文并重的长卷中国画。
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低山丘陵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韶山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自1986年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近3000万中外游客。
(4)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原名“韶山毛主席同志旧居陈列馆”,1982年改用今名,现馆名由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题写,为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毛主席同志生平业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馆内包括生平展区、专题展区、旧址群等三个部分,占地面积148亩,总建筑面积32955平方米,总陈列展览面积16453平方米,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6.3万件,其中毛主席晚年生活遗物6000余件。
(5)韶山毛泽东纪念园
毛泽东同志纪念园是位于韶山市境内,且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的景点,其由大小建筑近百处组成,该馆通过展出珍贵史料,再现韶山光荣革命历史,进一步丰富韶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内涵,提升教育功能,现不仅被评为爱国主要教育场所,同时也是一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园。
(6)韶山军博园
湖南韶山是红色土地,伟人故里。韶山军博园,占地约150亩,总投资约1.2亿元。游客们常常会在游览完毛主席故居之后来到这座国防教育基地——博览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在军博园可以看到许多军事设备,例如飞机、大炮、坦克,还能进行射击训练、CS野战等等项目。是一个很适合带着孩子或家人、朋友一起来打卡的科谱园区,无论是开展军训、学生研学、团队拓展还是儿童游乐,这座综合型生态公园式国防军事教育基地统统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军博园有几处比较打动人心,比如园区内有座火箭发射塔,让人联想到国家两弹一星的发展历程,深切体会到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科研精神。军博园有一多:坦克炮多。有一处坦克群,展示了自行反坦克炮。这个场景对于军事迷来说十分惊喜。据说,这种反坦克炮是威力最大的国产反坦克炮,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佼佼者,弥补了当时直瞄反装甲火力的不足。最打动人心的两个字是“国产”,体现了国家军事装备的强大。军博园还有一架飞机,游览的过程中,能让人感受到国家从0到1的发展历程,找到灵魂深处的乐趣。国家强,才有我们如今和平与幸福的生活。这座军博园值得每一个来韶山的游客前来打卡。
(7)湘潭韶山旅游区
湘潭韶山旅游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湘潭韶山旅游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湘潭韶山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广场、滴水洞、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1950年,人民政府将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毛泽东旧居收归国有,并按原貌进行加固维修后,对外开放。1964年10月1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开放。1986年,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滴水洞对外开放。1993年,毛泽东铜像在韶山揭幕。2012年1月,昭山风景区提质改造及周边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湘潭韶山旅游区曾先后获得市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奖项。
(8)韶山烈士陵园
韶山烈士陵园是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陵园内庄严肃穆,纪念碑高耸入云,刻有众多烈士的名字和事迹,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9)韶山毛氏宗祠
韶山毛氏宗祠是位于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境内,且建造于1758年的祠堂,其属于毛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整座建筑由祠堂、祖堂、祖居、祖谷、祖坛等部分组成,其主体是祠堂和祖居。祠堂建筑主要是供奉毛氏先祖的神像,祖居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所,内有毛泽东的诗词、书法和画作等珍贵文物,历来也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10)韶山青年水库
韶山青年水库是位于韶山市境内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名单之一,这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水库是一座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水库除了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外,还向韶山镇和临湘市区供水。此外,水库还建有2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到3.8亿千瓦时。水库周边风景秀丽,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垂钓和休闲度假。
韶山市作为红色旅游胜地,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独特的特色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更承载着韶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
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在韶山可谓家喻户晓,也是韶山美食的代表之一。这道菜选用本地山中放养的土猪肋骨旁边的带皮五花肉,五花三层,肥瘦相间,口感独特。制作过程中,以糖色代替酱油着色调味,加入腐乳汁提鲜,再加上葱、姜、蒜、干辣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小火慢煨一个半小时。成菜后,色泽红亮,肉香味浓,无油腻感,咸甜微辣,层次丰富,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毛氏红烧肉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对伟人的缅怀,2018年获评“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如今,韶山毛家食品有限公司已将毛氏红烧肉制作成罐装的即食产品,成为展示韶山红色旅游形象的重要纽带。
韶山乡野小楼柴火饭:在湘潭韶山乡野小楼,可以品尝到特色口味的柴火饭。美食推荐众多,其中红烧肉外表皮呈琥珀色,第一口下去不油腻,满嘴肉香,胶质感十足;酸萝卜炒鸡,自家腌制的酸萝卜清脆开胃,鸡肉吸收了酸萝卜的酸味,变得酸辣紧致;剁椒鱼头做法粗犷,用剁辣椒和黄贡椒原汁原味蒸制,鱼头鲜中透辣;腊味合蒸是韶山人自己烟熏的腊肉、腊鱼等,带着姜片、豆豉蒸制,烟熏味足;香菜牛肉,牛肉切薄片大火热油爆炒,加入两种辣椒和香菜调味,香气浓郁,超级下饭;酸菜炒蛋,店家自己做的酸菜干干的,香气十足,炒土鸡蛋,酸菜吃起来有颗粒质感。在乡野小院子里,吃着柴火饭、锅巴米饭,别有一番韵味。
“一桌韶山美味佳肴”:9月28日,韶山市启动“迎中秋、庆国庆”消费节“一桌韶山美味佳肴”推广活动,20余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韶山名菜集中亮相。其中毛家红烧肉、鱼头焖豆腐、韶山大团圆等备受瞩目。首批入选“一桌韶山美味佳肴”的十家推广单位被授牌并公开承诺,要把让游客、群众吃得更好、更健康作为着力点,传承红色韶山的文化内核,注重饮食安全、品质、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承,让广大群众和游客尽情品尝舌尖上的美味、体验韶山乡土的风味、感悟红色文化的韵味。
韶山市名吃:韶山市还有许多特色名吃,如剁辣椒鱼头,通常用鳙鱼鱼头,加入剁椒、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熟而成,色泽鲜艳,味道香浓,肉质细腻,口感软糯,鲜辣可口;乡里腊肉是韶山地区的传统名菜,黄中透黑,用松枝和谷壳熏制而成,鲜香扑鼻;银丝花卷外观好看,吃起来绵软香甜,是将面发酵好擀成方形,刷油对折切条,展开拉长盘成螺旋状蒸熟而成;还有腊味三合蒸、韶山火焙鱼、油焖笋翅菌、韶山土腊肉、血鸭夹饼、竹筒水鱼等,各具特色。
目前,韶山市共有酒店、民宿130多家,其中五星级民宿2家。虽然韶山市目前无红色文化主题星级酒店,但丰富的酒店和民宿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韶山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与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密切相关。随着韶山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持续兴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同时,韶山市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韶山市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广场、滴水洞、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毛泽东纪念园、韶山军博园、湘潭韶山旅游区、韶山烈士陵园、韶山毛氏宗祠、韶山青年水库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韶山市的旅游接待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韶山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住宿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很多游客没有留宿之所,只能赶往长沙、湘潭等地住宿。这不仅影响了韶山的旅游总收入,也制约了韶山众多宾馆农庄更新住宿设施设备的积极性。此外,旅游产品单一,目前韶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线路以纪念馆、纪念碑、伟人塑像等的方式进行展览,经营手段较少,缺乏让游客参与的娱乐项目,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商品比较少,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旅游创收难以增加。
为了提升旅游接待能力,韶山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加酒店和民宿的数量,提高住宿接待能力;二是丰富旅游产品,增加体验式、互动式的文旅项目,开发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商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三是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韶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总之,韶山市的酒店数量和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升中,未来,韶山市将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