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湘乡市简介

2024-11-29

一、湘乡市的由来

湘乡市的地名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湘乡” 因地处湘江而得名。湘乡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在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范围内,河流众多。其中涟水作为全市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邵阳市新邵县观音山南麓,自西向东流,涟水湘乡段长度为 97 千米。湘乡与湘江流域有着紧密的地理联系,以 “湘” 指代湘江流域,“乡” 为县以下行政单位,意为湘水岸那片地域,因此得名 “湘乡”。正如明《郡县释名・湖广卷下》所记载:湘乡县 “以在湘水之乡,故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湘乡侯的封地位于湘南县境内而得名。西汉建平四年(公元前 3 年),皇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此为湘乡建置之始。从历史沿革来看,湘乡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朝时,湘乡属长沙郡湘南县。战国中期,楚人深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在交通节点或建立军邑或建立聚落邑,今湘乡地域首属楚洞庭郡,后属黔中郡。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现代,湘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春秋战国时期,湘乡属楚。俞传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考定:周初至春秋中期,为扬越人部落所居,这已为地下出土文物证实。春秋初中期以后,楚人逐渐沿湘、资、沅、澧水,进入今湖南境内。战国中期,楚人深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在交通节点或建立军邑或建立聚落邑。楚悼王时,以吴起为相变法图强,“南平百越,北并陈、蔡。” 于今湖南境内置洞庭郡、苍梧郡。楚威王时,又置楚黔中郡、巫郡。楚黔中郡治今沅陵县城西二十里。今湘乡地域首属楚洞庭郡,后属黔中郡。

秦朝,湘乡属长沙郡湘南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湘乡属长沙国。建平四年(公元前 3 年),汉哀帝封刘昌为湘乡侯,为湘乡建置之始。东汉建安二十年(215 年),湘乡属零陵郡,为刘备占据。三国时期,湘乡属衡阳郡。南朝永初三年(422 年),连道并入湘乡县。南朝齐,湘乡属衡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 年),湘乡属潭州总管府,与湘西、衡山合并为衡山县。隋大业三年(607 年),改潭州总管府为长沙郡,湘乡属长沙郡。

唐武德四年(621 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

元朝元贞元年(1295 年),升为湘乡州。天历二年(1329 年),潭州路改名为天临路,湘乡州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 年),湘乡州降为县。洪武五年(1372 年),湘乡县属长沙府。清朝,湘乡县属长沙府。

中华民国三年(1914 年),改府洲建制为道,湘乡县属湘江道。十一年(1922 年),废道制,湘乡县直属省辖。二十六年(1937 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邵阳)。二十九年(1940 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益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乡县属益阳专区。1952 年 1 月,湖南省政府决定,从湘乡县划出第三、六、七区及第二区一部分,新建双峰县;划出第九、十区给新设立的涟源县;余下的 6 个区仍为湘乡县。1953 年 11 月,湘乡改属邵阳专区。1965 年 7 月,改属湘潭专区。1983 年 2 月,撤销湘潭地区,湘乡县改由湘潭市管辖。1986 年 9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改湘乡县为湘乡市。1987 年 3 月 6 日,湘乡市正式成立。市治设望春门街道办事处。2021 年,湘乡市总面积 1966.21 平方公里,辖 3 乡 15 镇 4 个街道 335 个村(社区)。2015 年 9 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湘乡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出土文物也为湘乡的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楚湘乡县治在今湘乡市区三眼井一带。湖南《红网》官网 2015 年 1 月 21 日报道:今湘乡三眼井(市区)发现战国楚国楚简 700 枚。经专家认定:三眼井遗址为楚国晚期(前 250)湘乡县邑。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张春龙研究员认为:现场勘查并结合历年考古发现和研究此三眼井遗址,东北 3000 米是牛形山战国古墓群,而相对应的楚国城邑则一直未被发现。现在可以肯定:三眼井一带即是楚国县邑所在。另据《包山楚简》中有 “酃昜” 地名。经学者考证:地处今湖南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一带,当为楚战国末酃昜县邑。由此可见,楚在战国中末之交,在今湖南境内,已置县邑、军邑。这与楚国吴起变法密切相关。秦沿袭楚制,置县肯定多于两汉官方史载。秦置长沙郡,史载有长沙、湘南、连道等 12 县。《汉书・卷十五下・王子侯表三》:“湘乡侯昌,长沙王子,建平四年五月丙午封,十一年免。” 《元和郡县志・江南道五・湘乡县》:“本汉湘南县之湘乡也,后汉立为县,属零陵郡。” 清同治《湘乡县志》:“汉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前 3)封长沙王子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益始于此。”

作为乡级区划地名,始于汉高祖五年(前 202);作为县侯国之名,始于汉哀帝建平四年(前 3)。史载秦灭楚置长沙郡时,并末置湘乡县。但秦置湘乡县有其历史渊源。秦置湘乡县可能性很大,其一,秦置湘乡县有其历史渊源。《史记・楚世家》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 222),王翦平定江南置会稽郡。次年(前 221),秦始皇灭楚置秦洞庭郡,郡治长沙;又置秦苍梧郡,郡治待考,可能在今湖南永州苍梧山腹地九疑山一带。秦长沙郡治长沙县城,遭楚人反叛。

二、人口情况

1. 常住人口数量

湘乡市近年来的常住人口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24 年初,湘乡市常住人口为 71.33 万人。2023 年初,常住人口为 71.63 万人。2022 年初户籍总人口 90.96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7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7.18 万人,乡村人口 63.78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5964 人,死亡人口 19073 人。全年迁入 1255 人,迁出 5674 人。2021 年末湘乡市常住人口为 730103 人。2020 年初总人口为 92.9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13 万人。年末常住人口 81.8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68 万人。2019 末总人口为 92.9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13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9207 人,出生率为 9.30‰;死亡人口 3227 人,死亡率为 3.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04‰。年末常住人口 81.8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6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8.7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47.27%。2018 年,年末总人口为 92.83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0.04 万人。常住人口 81.2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2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7.28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40.16%。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湘乡市常住人口在近几年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2. 人口结构

(1)年龄结构

湘乡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湘乡市年龄结构中 0-14 岁占比 18.16%,15-59 岁占比 57.81%,60 岁以上占比 24.03%,65 岁以上占比 19.08%。可以看出,湘乡市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同时老年人口比例也不容忽视。

(2)城乡人口分布

湘乡市的城乡人口分布也有其特点。2024 年初,湘乡市城镇化率 52.15%,城镇人口 37.2 万人,乡村人口 34.13 万人。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湘乡市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乡村人口数量相对减少。

此外,从湘乡市下辖的各个乡镇、街道的人口数据也可以看出城乡人口分布的差异。例如,湖南湘乡市七普常住人口 73.01 万人,有三个街道七普常住人口超过 5 万人,其中,东山街道常住人口最多。而一些乡镇的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如栗山镇七普常住人口最少,只有 1.65 万人。

综上所述,湘乡市的人口结构在年龄和城乡分布方面都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将对湘乡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经济情况

1. 整体经济实力

湘乡市在全国县域经济中表现出色,再度登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11 月 28 日,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第二十三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湘乡市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 63 位,较上届提升 34 个名次。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于 1998 年,其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工作,为全国各县(市、旗)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参照坐标,创全国县域经济评价先河。去年,湘乡市登榜第二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名列第 97 位。时隔一年,排名大幅提升,充分印证了湘乡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明显进步。

2. 经济发展态势

湘乡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呈现 “三稳”“三进”“三立” 的发展态势。“三稳” 即增长稳、农业稳、就业稳;“三进” 指工业经济有进步、争资争项有进度、主体培育有进展;“三立” 是立产业体系、立发展平台、立政治生态。今年一季度,湘乡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82 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6.1%,均排湘潭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6.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7%,均排湘潭市第二。

从全年经济发展来看,湘乡市紧紧围绕 “狠抓落实年、全力拼经济” 工作主基调,扎实开展各项行动。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高品质建设、社会高效能治理、民生高水平保障等方面齐头并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8.9%,高于全年目标 0.9 个百分点;完成地方税收收入 7.43 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5.2%,均排名湘潭第一。

3. 招商引资举措

湘乡市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头等大事。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乡市委书记赵新文指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突出重点抓招商,创新方式抓招商,做大存量抓招商,营造氛围抓招商,形成闭环抓招商。今年要新引进产业投资项目 29 个,“三类 500 强” 项目 3 个,力争引进 50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完成外商直接投资 500 万美元,引进外贸实体企业 4 个。

具体做法包括:

  • 领导高度重视,带头推进。如湘乡召开 “狠抓落实年、全力拼经济” 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大会,赵新文出席会议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招商小分队授旗,宣布誓师出征,动员全市上下抓好招商引资头等大事,奋力推动湘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创新工作思路,成立孵化中心优化营商环境。东山街道总部企业孵化中心于 2022 年 12 月正式揭牌运行,是东山街道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创富的优质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目前,已入驻企业 32 家。街道以良好的营商环境,用最大的诚意,努力为企业和项目推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共同推动实现街道与企业双赢。

  • 发挥乡贤会促合力,示范引领作用。正月初六,东山街道首届乡贤成立会与座谈会在总部企业孵化中心召开,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凝聚乡贤力量与智慧,乡贤代表们的经验分享为入驻总部企业孵化中心的企业提供了多角度的创新思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获得 2023 年度湘乡市招商引资先进集体、湘乡市高质量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为新一年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新动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 “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有力度。东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抢抓机遇、疾步先行赴市外开展招商工作,不断将新企业 “引进来”,2023 年街道完成税收 1001 万元,总额排名全市第一。3 月 7 日,湖南省湘乡市东山街道 2024 年总部企业首场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圆满举行,街道与湘通管理等 5 家企业达成协议,预计增加税收 300 万元,为街道今年以招商引资促进东山高质量发展赢得 “开门红”。

四、旅游景点

1.4A 级景区

东山书院旧址景区

东山书院旅游区隶属于东山学校,位于湘乡市东山新城境内。其始建于 1895 年,时名 “东山精舍”,后历经名称更迭,1958 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母校题写校名 “东山学校” 沿用至今。2003 年华国锋同志为学校书写校训 “公诚勤俭”。

书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布局体现 “礼乐相成” 的儒家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前后连串、层层深入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幽深宁静之感。出入书院的两座大门依文王八卦卦位建在 “乾、坤” 二卦位置,寓意从这里走出的学生都将大有作为、响震乾坤。

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也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著名活动家易礼容,国际著名诗人萧三,杰出学者萧子升、黄国璋,革命烈士毛泽覃、杨幼麟等仁人志士求学的地方。学校百周年校庆时,国家教育部致贺信称赞 “东山学校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东山书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线路 “毛泽东成长之路” 的重要节点,2011 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2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

水府旅游区

水府旅游区自然风光秀丽,四季皆有不同的魅力。

春季,“春意盎然,笑颜如花”,无论是结伴踏青的老人,还是享受亲子时光的年轻父母,又或是开展团建的团队,都能在这里找到惬意。游客们可以在国家一级空气质量中享受 “洗肺” 之旅,也能以核心区水域为背景,将水府绿水青山带入抖音 “蓝海”。

3 月 8 日,水府旅游区 2022 年开园暨 “大美湘乡 欢乐水府” 魅力女神月活动启动。活动现场,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脚踩高跷、身穿戏服的演出人员翩然登场,舞龙舞狮大联欢带给观众美不胜收的艺术感受。汉舞《万疆》、二胡重奏《春景》等民俗表演相继登场,让游客如痴如醉。此外,还有湘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 油纸伞文创产品展览区,色彩缤纷的油纸伞挂满百米长廊,尽显非遗文化魅力。皮影戏、木偶戏等传统民俗文化表演也如约而至,演员们用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曲调唱述故事,场面十分热闹。游客们欣赏完精彩表演后,可乘船沿湖游览,徜徉蓝天碧水间,欣赏美丽景色。

9 月 23 日,水府旅游区巨型稻草人王国开门迎客。用稻草编织的各种巨大模型把景区装扮得童趣横生,让人仿佛进入了奇幻的童话世界。巨大卡通人物造型的稻草人矗立在草坪上,小朋友们在其身边嬉戏玩耍,大人则惬意地记录着 “稻” 梦空间里的每一帧,领略用稻草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魅力。草坪上,稻草人戴着草帽,“享受” 悠闲的午后阳光;大兔子憨态可掬的表情加上圆滚滚的身形,萌态尽显。碧绿的草坪、金色的稻草模型,清爽的微风,让游客们仿佛置身在充满收获的田野上。为了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稻草人旁还开设了鹿岛主题公园和南瓜艺术节,景区还引入多种特色美食和亲子游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玩选择和服务内容。

茅浒水乡景区

茅浒水乡犹如镶嵌在湘中大地的一颗明珠,是国家 4A 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省首家长株潭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基地,湖南省十佳农庄,湖南五星级休闲农庄,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茅浒水乡距湘乡市区 8 公里,地处湘乡市规划区内工业发达、经济活跃的东郊乡皮革工艺园区,与湘江支流涟水河紧密相连。西有湘黔线、潭邵高速公路、国道 320 线穿过,便捷的交通,直接通往湘潭、韶山、宁乡、娄底等邻近城镇;南与国家级东台山森林公园及湘乡东山新城区相连相望,碧水青山,交映相辉。区域优势明显,整体环境和谐,空气清新怡人,景观优美别致,是湘乡乃至湘潭少有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区。

这里有不少农家乐和酒店供游客选择,游客在这里还能品尝到地道的湖南菜。来到这里,你还可以划划船,钓钓鱼,或者烧烤踏青,是一个特别适合与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度周末的地方。

走进小岛,迎接你的是 “威靖” 号仿舰。据说这艘船是根据当年曾国藩的爱船,按照 1:1 的比例仿制而成。站在船上,还能俯瞰整个岛屿。秋天来在这里露营、烧烤、游船,十分惬意。特别是在晨光下的湘军桥,倒映在涟水里,如同晕染的山水画,呈现出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的景致,把茅浒水乡勾勒成 “梦里江南”。

2.3A 级景区

陈赓故居

陈赓故居位于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距湘乡市区 7 公里,由故居、墓园和生平馆三部分组成。故居灰墙青瓦,砖木结构,以堂屋和过厅为中轴线,两侧基本对称,是典型的清末湘中民居。

陈赓出生于武将世家,他的祖父陈翼琼是清末湘军将领,曾写下 “德循羊祜,源绍吉安” 的家训。陈赓故居为国家 3A 级景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 年接待参观人数 32 万人次。

在陈赓故居,馆藏着陈赓 1956 年 10 月 26 日写给外甥沈廉威的一封亲笔信,信中陈赓对外甥悉心引导,鼓励他融入集体、不断进步,共同为人民的事业做工作。陈赓教育子女非常严格,要求他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

陈赓在近四十年的战火生涯中,转战半个中国,身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凭着超人的机智和勇敢多次化险为夷,闯过难关,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被传为佳话。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个性鲜明的军事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李卓然故居

李卓然故居景区位于湘乡市山枣镇保元村,由故居、生平业绩陈列室和纪念园组成,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卓然故居系晚清湘中地区居民风貌建筑,由中间主体建筑和东、西两侧建筑构成。通过故居复原陈列,再现了李卓然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展示了李家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的家风特点和爱国爱民的高尚风范。

李卓然故居景区现已成为湘乡市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公园内山峦起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徒步健身的好去处。

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及千年云门景区

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展示了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晚清名臣的传奇人生。千年云门景区则以其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3. 其他景点

伟人渡

位于东山岛茅浒水乡。伟人渡有故事石碑,讲述了少年毛泽东在东山书院求学时,常和同学萧三、谭世瑛、萧子升等人来此游泳。

日山亭

日山亭作为湘乡的一个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状元塔

状元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成为湘乡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湘乡的历史变迁,也为游客增添了一份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五、特色美食

湘乡拥有众多特色美食,其中教堂鸡(又叫堂鸡)可谓是一绝。

教堂鸡的名字充满特色,因对面有个教堂,食客们常说 “我们去教堂那边吃鸡”,久而久之,“湘乡教堂鸡” 之名便应运而生。这道菜主料是公鸡与辣椒,鸡块入口坚实,鸡皮紧致 Q 弹,很有嚼头,能让人感受到是年岁不小的土鸡。鸡肉饱含鲜辣汤汁,半碗红椒半碗鸡,口口火辣,大汗淋漓。

教堂鸡起源于务门前街的一家无名小店。店主将几间民居收拾出来待客,木桌竹椅,红色一次性桌布一铺,抓一把黄豆喝口茶,就等着老板上菜了。整条街都能被辣香呛到流泪,有朋友调侃:“不能用教堂鸡汤泡饭的人,不是湘乡人。” 教堂鸡的 “威名” 传遍了三湘四水,如今各色 “教堂鸡” 小店遍地开花。

从选材到烹饪手法,教堂鸡都十分讲究。挑选三年以上老叫鸡一只,越南小米辣若干,本地红椒若干,六斤鸡肉配三斤辣椒。简单处理后,一大勺湘乡潭市茶油下锅,再加一大勺猪油,油温升高后放入鸡块翻炒变色后放盐,连续翻炒到 “烧与不烧之间”,放入小米辣炒香之后加水焖煮二十分钟,之后汤汁收浓加点味精和蚝油调味,加入本地红椒调色翻拌均匀即可出锅,且不加葱姜蒜。

除了教堂鸡,湘乡还有其他特色美食。湘乡烘糕也是湘乡美食的代表之一。湘乡烘糕其状呈瓦形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一口咬下去嘎嘣脆响。它起源于清雍正元年,由迁入湘乡的江西人聂福元父子在县城镇湘楼开办天元斋馆研制而成。采用湘乡稻米为原料,掺入绵白糖,经过多道工序制作。在咸丰年间,湘乡烘糕作为军粮,随同湘军走遍全国,还被定为贡品,声名远扬。如今,湘乡烘糕在保持原色、香、味基础上,不断更新加工工艺,研发出原味、花生味、芝麻味等多种口味。

湘乡火焙鱼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选材全部源于水府庙水库,鱼质好,味道鲜。采用纯手工加工,从选料到清洗沥干,再到腌制清洗,杀菌消毒,晒干,烘焙,再配以糟糠、木屑烘烤。熏制出炉后,鱼香扑鼻。食用时把鱼切成块,放清水浸泡后再放入锅加水煮沸几分钟后沥水待用,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料,蒸、炒、煎、炸均可。

湘乡蛋糕花在湘乡的传统宴席中是不变的第一道菜,谓之 “头菜”。热气腾腾的蛋糕花一出锅,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构成了无数湘乡人的儿时回忆。

此外,湘乡还有湘味啤酒鸭,鸭肉味道香浓,土豆软糯;湘乡酒糟鱼,风味独特,煮鱼放藿香比常见的放紫苏要味美得多;油粑粑,炸出来金灿灿的外酥内软,外面甜酥酥里面香软软;鸟朝凤,是一道传统湘菜,象征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些美食共同构成了湘乡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六、酒店及旅游接待能力

1. 酒店数量

湘乡市拥有不同星级的酒店,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其中,三星级酒店有银河故里居大酒店、麗枫酒店(湘潭湘乡宾馆店)、水府华都大酒店等。此外,还有多家高评分的酒店,如乐享尚品酒店(湘乡火车站嘉亨茂购物中心店)、新合作酒店、莫林酒店(湘乡火车站店)、维多利亚酒店(湘乡东山店)、北城万豪大酒店、鲤豪国际酒店(湘潭湘乡火车站店)、莫林锦尚酒店(湘乡市政府店)、湘潭湘乡龙城宾馆、湘乡明月山庄等。同时,湘乡第一个五星级酒店长河湾・长河洲际也已正式启幕,将进一步提升湘乡市的旅游接待水平。

2. 旅游接待人数

湘乡市通过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湘乡市在旅游接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国庆假期湘乡旅游 “热” 力难挡,截至 4 日,共接待游客 29.92 万人次,累计客房出租率 94.95%;中秋国庆假期湘乡接待游客 4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 4.8 亿元。

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湘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如汤泉谷度假村项目、科技路项目的开工,激发了湘乡旅游产业发展新活力。湖南汤泉谷度假村项目将打造一个国家级的生态休闲度假区及文化旅游区,提升湘乡经开区产业配套和接待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强县创建工作。通过增强创建意识、创新创建思路、加大创建力度、形成创建合力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服务 “软实力”,同时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硬实力” 的提升。此外,各景区景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文件要求,安排专人值班、动态巡查,为游客创造安心舒适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