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2-12
大唐兴寺原名石头寺,其历史可追溯至晋朝,至今已有 1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古刹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公元 655 年,唐朝爱国忠臣褚遂良被武则天贬为潭州都督。褚遂良常在湘潭陶公山石头寺揽胜,睹寺宇宏伟,触景生情,为大唐王朝兴衰悲愤不已,援笔题写了遒劲有力、丰腴大气的 “大唐兴寺” 四字,自此石头寺改称大唐兴寺。
褚遂良工于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楷书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在褚遂良官声书名的影响下,大唐兴寺在唐代以后成为颇具盛名的古刹,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游览,留下了不少吟咏。又因为这些名家诗词典赋流传,大唐兴寺的声名益加增誉。
史载湘潭城建于唐末五代初,故有 “先有唐兴寺,后有湘潭城” 之说。大唐兴寺在近 1700 年的盛衰中,历经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屡经兴衰。改革开放后,湘潭各界强烈要求恢复大唐兴寺,2015 年,经湖南省民宗委批复许可,大唐兴寺在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长老的主持下得以续建。圣辉长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善缘汇聚,历经艰难,终于在 2022 年底建成,并于 2023 年 1 月试开放。
2023 年 3 月 26 日,湘潭大唐兴寺举行演法法师晋院仪式。两序大众在山门前排班迎请演法法师。名山得主,海众欣悦,如法如律,简朴庄严。法主和尚圣辉长老为演法法师慈悲开示。
大唐兴寺位于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新马路 52 号,前临湘江,后依古木,与窑湾古街紧密相连。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有着湘江的壮丽景色,又有古木的清幽宁静。
旧唐兴寺雄伟壮丽,前临湘江,后依古木,寺周旧有围墙,山门在寺东金鸡桥,入门有钟鼓楼。唐人刘禹锡《智俨法师墓塔铭》载:“…… 长沙潭西逾五里,陶侃故居石头寺,门前一带湘江水,吁嗟律席之名兮,与湘流而不已。”
大唐兴寺依历史记载的老唐兴寺原貌修复,秉承古风、续晋唐雄姿、重檐翘角、斗拱相乘、修新若旧,精益奇巧,错落有致,楼台瑰丽而庄严。赵朴初居士题写的 “大雄宝殿” 更是为寺庙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典雅。寺之布局,纳山水之神秀,依势而建,曲径通幽蔚蔚然,四纵连横上下呼应。讲经堂、五观堂、藏经楼、弥陀殿、药师殿、湖南佛学院新校区等建筑错落有致。朝闻钟而夕听鼓,风铃叮铛,梵音和唱。临壶山可观湘江,苍渺云水、一任风雨、一脉相承。
大唐兴寺免费开放,无需预约,这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来到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免费参观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还能免费结缘清香一柱。这种免费的政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大唐兴寺,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大唐兴寺建议早上或傍晚前往。早上,寺庙周围宁静祥和,空气清新,此时前往可以避开人流高峰,更好地欣赏寺庙在晨曦中的宁静之美。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寺庙的建筑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此时人流量也相对较少,游客可以在这个时候漫步于寺庙中,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丽。无论是早上还是傍晚,都能让游客更好地领略大唐兴寺的独特魅力。
当你踏入湘潭大唐兴寺,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旅。从山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天王殿。天王殿作为寺庙的第一道门户,承载着守护佛法的重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弥勒佛那慈祥的笑容,仿佛在欢迎每一位来访者。后方的韦陀菩萨则威武庄严,守护着寺庙的安宁。
接着,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这里供奉着庄严的佛像。步入其中,你会被那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大殿内的佛像雕塑形象生动,工艺精湛,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无论是佛像的神态还是服饰,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感受佛法的庄严与神圣,了解寺庙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完大雄宝殿后,不要错过藏经楼。藏经楼是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游览完主要建筑后,不妨前往后山。沿着蜿蜒的小路,你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体验禅意。后山的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建筑风格独特,尤其是大雄宝殿内的佛像雕塑,形象生动,值得一看。
大唐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晋唐时期的建筑特色,重檐翘角、斗拱相乘,修新若旧,精益奇巧,错落有致。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核心建筑,更是展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大殿内的佛像雕塑形象生动,工艺精湛。佛像的神态慈祥庄严,服饰华丽精美,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些佛像雕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佛像雕塑,感受佛法的庄严与神圣,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寺庙周围的山水景色秀美,如观音泉、鹦鹉峰等。
大唐兴寺周围的山水景色秀美,为寺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观音泉清澈见底,泉水甘甜可口。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泉边显灵,为百姓带来福祉。鹦鹉峰则山势险峻,景色壮观。站在鹦鹉峰上,你可以俯瞰湘江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寺庙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苍松翠柏、桐花海棠等,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
大唐兴寺在特定时间会举办禅修、抄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禅修活动是一场心灵的修行之旅。在宁静的寺庙环境中,参与者可以远离喧嚣的尘世,静下心来,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冥想、呼吸调节等方式,达到身心的放松和宁静。禅修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还能提升自我认知和内心的平静。
抄经活动则是一种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方式。在庄严的寺庙氛围中,游客们可以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抄写佛经。抄经的过程既是对书法艺术的体验,也是对佛教文化的感悟。在专注于抄写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
为了更好地参与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提前通过寺庙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报名方式。在参与活动时,要遵守寺庙的规定和要求,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用心去感受佛法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与大唐兴寺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游玩体验,还能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为心灵充电,收获一份难忘的回忆。
尊重寺庙规矩,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寺庙内吸烟。
大唐兴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游客们在游览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敬重之心,遵守寺庙的规矩。大声喧哗会破坏寺庙的宁静氛围,影响其他游客和僧人的修行与活动。而在寺庙内吸烟不仅不文明,还可能对古建筑和文物造成损害,同时也违背了宗教场所的庄重性。
拍摄寺庙景色时,不要影响其他游客和僧人的正常活动。
当我们拿起相机或手机拍摄寺庙的美丽景色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免为了追求完美的拍摄角度而挡住他人的视线或干扰到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对于僧人的日常活动,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他们的隐私和修行空间。正如在一些资料中提到的,拍摄佛像照片时也需注意区分是否禁止拍摄,对于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庙,也要恭敬地拍摄,保持佛像的完整性,不搞花哨活泼,不标新立异,这是对三宝的尊重,也是对因果的敬畏。同时,不要随意拍摄法师,尊重他们的肖像权和宗教形象。
湘潭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大唐兴寺,周边的美食也同样令人垂涎欲滴。
湘潭米粉:湘潭米粉是当地特色小吃,在湖南米粉中占据一席之地。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湘潭米粉和湖南其他地方的米粉有所不同,粉皮比较薄,炒码不多,主要都是煮的码子,如肉丝、三鲜等,汤以原汤清汤为主。常见的肉丝粉加上正宗的骨头汤底,没有花哨的点缀,更好地保留住米粉和原汤的滋味,老少皆宜。还有干扣粉,制作精细,韧度适中,是在外漂泊的湘潭人的乡愁。光头粉则是没有浇头的粉,猪油拌粉是光头粉的一种,飘荡的猪油香里满满都是湘潭人的回忆。炒码粉的种类繁多,鲜肉炒、猪肝炒、青椒炒等,让人选择困难。现在一些米粉店还保留着传统的老工艺,现场制作米粉,无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在湘潭,嗦粉是不分时间的,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熟悉的巷子,嗦一碗最爱的米粉,此时你嗦的不是粉,是拼搏的希望,更是乡愁唯一的解药。
糖油粑粑:湘潭的糖油粑粑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其中,钵来钵碗土菜馆的 “娭毑糖油粑粑” 尤为独特。它是用秘制糖水熬制而成,相传有位九娭毑小时候生活在老长沙的坡子街,后流落到湘潭,以卖糖油粑粑为生。因糖紧俏、油金贵,九娭毑尝试用糖水煮,不料煮出来的糖油粑粑口感更加温润柔和,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钵来钵碗土菜馆在传承老配方的基础上稍加改良,使用水磨糯米粉,用水调至软硬适中,搓揉至密度增大,再捏成型,放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文火熬制 60 至 80 分钟,待糖水熬成汁,附着于粑粑之上,糖味渗透粑粑内部,即可出锅。刚出锅的糖油粑粑色泽艳丽,晶莹剔透,再撒上几颗白芝麻,犹如一件艺术品。夹起一个送入口中,令人愉悦的红糖香味四溢,咀嚼时唇齿间软糯香甜。到了冬天,在糖水中再加入生姜片一同熬制,糖油粑粑还会有姜糖的味道,不但驱寒还能暖胃,老少皆宜。
还有马家河黑山羊、雁鹅菌炖肉、湘乡蛋糕花、荷塘土鸡、水鱼炖羊肉、十八总水煮活鱼、水府全鱼宴、湘乡黄灿、脑髓卷等湘潭特色美食。
马家河黑山羊:湘潭的特色名吃,聚集了羊肉的爽滑细嫩、清香扑鼻,又在湘潭独有的红椒赤酱下,保持着毫无膻味、香色诱人的家乡味。许多湘潭人过年时的家宴,都有一碗红椒赤酱的黄焖马家河羊肉。水鱼炖羊肉是湘潭传统特色菜,本地水鱼和马家河羊肉经过精心烹饪后,一整碗汤汁红亮浓稠,羊肉绵软,鲜香水鱼,肉质弹滑,营养价值极高。推荐店铺有新茅屋黑山羊、阳胡子家菜馆、金龙黑山羊肉专店、映月潭水鱼馆等。
雁鹅菌炖肉:雁鹅菌又称寒菌,每年寒露过后,大雁南飞之时,是拾寒菌的最佳时节。选用湘潭特色雁鹅菌洗净煸炒,与湘潭土猪肉一同加入高汤煨制,汤味鲜美,回味悠长。齐白石老人定居北京后,念念不忘家乡的美食,湘潭亲友专门采收雁鹅菌寄送给他。
湘乡蛋糕花:又称湘乡蛋卷,湘乡传统饮食中有 “无蛋糕不成宴席” 之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称湘乡蛋糕花市 “席面上的主菜”。食材有土猪肉、鸡蛋、红薯粉、料酒、姜末、盐、胡椒粉等。蛋卷酥软鲜美、不油腻、色香味俱全,手工制作,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荷塘土鸡:以荷塘药膳土鸡、茶油柴火剁椒木耳炒鸡、茶油柴火焖鸡为主的制作方法。因历史悠久、口味独特,制作技艺成熟,自成派系。流行于湘潭岳塘区荷塘乡一带,春夏交接季节多雨潮湿,当地人喜欢在三伏天吃伏鸡,以祛除寒气和湿气。鸡的风味分为香辣和药膳两种。
水鱼炖羊肉:水鱼煮羊肉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是湘潭的传统的特色菜,在湘潭及周边地区广受欢迎,它属于湘潭四大名人菜菜系,烹饪材料选用新鲜的水鱼和湘潭黑羊肉,辅以姜、葱、料酒、盐等调料。
十八总水煮活鱼:湘潭地地道道的民间土菜。靠码头而生的湘潭人吃鱼自然是有一套,据说当时十八总码头的渔民把活鱼打上来后,就直接用辣椒拌上,然后放入锅里煮熟食用,在当时这其实只是打渔平民的一道家常菜,被人们称为 “活水煮活鱼”。
水府全鱼宴:按湘乡传统习俗以十二道菜成宴席,“水府全鱼宴” 的食材全部来自于本土水府庙水库。一桌鱼宴,有几十斤重的鱅鱼,也有透明无鳞的银鱼,有食草的鲩鱼和食小鱼虾的桂鱼与翘嘴,有永远长不大也永远捕不尽的肉嫩子…
湘乡黄灿:在金石镇,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将上好的糯米碾磨成粉,放入瘦肉、红薯粉,再配以豆腐、橘饼、白糖、胡椒粉、姜、大蒜、葱等材料,拌成糊状,调拌均匀后,就下锅炸。色泽鲜艳的外表,加上外酥里嫩、油而不腻的口感,让这道传统风味成为当地人饭桌上不可替代的佳肴。
脑髓卷:其实脑髓卷并不是由某种动物脑髓做成的,而是用猪肥膘绞成肉泥,然后冰冻卷筒而成,其原料的形状如脑髓一样,所以取名为脑髓卷。脑髓卷是湘潭市著名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
从湘潭市区前往大唐兴寺,可乘坐公交车,如 5 路或 23 路即可到达寺庙附近。以 5 路公交车为例,其运营时间为 5:50 - 18:30(白班),18:30 - 23:00(晚班区间),票价为空调车 2 元。乘坐 5 路公交车可以沿途欣赏湘潭市区的风景,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长沙轨道交通储值卡、株洲交通卡、湘潭交通卡等均可在长株潭范围内所有安装有刷卡终端的城市公交车上刷卡乘车,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也可选择乘坐出租车,直接到达寺庙门口。乘坐出租车可以更加快捷地到达大唐兴寺,尤其对于携带较多行李或者时间较为紧张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出租车司机通常对湘潭的道路比较熟悉,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些关于大唐兴寺和周边景点的信息。
湘潭大唐兴寺周边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为游客的旅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体验。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窑湾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开放时间为全天,全年无休。这里曾经是湘潭,甚至是湖南最大、最繁华、最兴盛、最密集、最活跃的商业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这里虽已被重新改造,都是仿古建筑,但依然保留着那份古老的韵味。家门口的打卡点,规模虽还比较小,但期待后续工程能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窑湾老街位于湘潭的湘江河边,临水而兴,古街内环境优美,文物古迹分布非常密集。大唐兴寺就位于窑湾老街内,晋代古刹,历史悠久,典故颇多。此外,窑湾老街还有望衡亭、唐兴桥、潭宝汽车站、潭宝公路纪念碑亭等众多景点。望衡亭建于 1932 年,位于湘江岸边的石嘴垴上,亭以石为基,南望衡峰,凭栏四顾,朝阳碧色,风景独好。唐兴桥是湘潭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始建于秦末,因邻近唐兴寺而得名,桥身系单孔石拱结构,保存以石雕小狮、小象、小鹿、小兔等,形态生动逼真。潭宝汽车站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 年)六月,原为潭宝公路湘潭起点车站。潭宝公路纪念碑亭则见证了全国最早的公路之一的历史。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湘潭最负盛名的古刹、最古老的石拱桥以及代表性建筑的魅力,走进湘潭的历史深处。
湘潭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是城市综合型博物馆,2015 年 12 月 25 日新馆开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 09:00 - 17:00,周一不对外开放,但法定节假日的周一正常开放。博物馆定位为城市综合型博物馆,设有湘潭故事、名人世家、乡土情怀、馆赏珍藏 4 个主题展区。基本功能包括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和研究、文物鉴定交流等功能,展陈面积约 8600 平方米。一楼设有湘潭故事、临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和纪念品商店。展厅 “湘潭故事”,主要讲述了湘潭从远古到清中期的历史发展。二楼设有名人世家、乡土情怀和报告厅。展厅 “名人世家”,包括曾氏家风、罗氏家族、周氏门第、陈氏世家、湘潭三杨、王氏书香、刘氏双雄、黎氏八骏等。展厅 “乡土情怀”,成列分为红尘鼓舞、山水流音、食步天下、艺夺天工四部分。三楼设有 “馆藏赏珍” 和 “西泠二李” 艺术馆,镇馆之宝 “馆藏赏珍” 是博物馆的精华部分,这里展示的 8 件精品,可以说是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湘潭博物馆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外观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整个博物馆的设计上体现了湘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博物馆还注重展览的创新与教育的普及,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向公众介绍湘潭地区的历史文化,并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齐白石纪念馆:齐白石纪念馆位于湘潭市区白马湖畔,白石公园北侧,是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和平奖获得者、艺术大师齐白石而修建的集收藏、展览、创作、研究和公共教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齐白石纪念馆为典型的湖湘民居风格、两层仿木砖瓦庭院式建筑群落,建筑面积 6000 余平方米。馆内珍藏白石绘画、木雕、印章、诗文手札等原作、白石老人使用过的绘画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 800 余件,现代书画作品 2000 余件。常设 “齐白石艺术人生陈列”、“齐白石绘画作品展” 和 “齐白石雕刻作品展”,全方位展示白石老人漫长而丰富的艺术人生。齐白石纪念馆系国家免费开放单位,是湘潭市重要的 “人文景观” 和对外交流的 “文化窗口”,湖南省第一批社会主义科普基地、湘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是湘潭的最高学府,校园风景优美。校徽有 “韶峰红” 和 “湘水蓝” 两套标准色,总体设计简约而不简单。“三道拱门” 是学校标志性建筑,湘大人充满信心地走进三道拱门,学成后满怀激情地跨出三道拱门,以智慧和勇气回报社会。无论来自江南塞北,无论去往繁华宁静,每个湘大人挥之不去的就是三拱门情结。湘潭大学校徽便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寓意,激励着每一位在胸前佩戴它的学子奋勇向前、永不止步。
万楼:湘潭新地标建筑,可看灯光秀,登楼俯瞰湘潭全城美景。
盘龙大观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 3000 多种植物,300 多种游玩项目,是亲子秋游的好去处。
昭山:绿水青山,是天然的大氧吧,适合爬山。
韶山: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乡,有东方红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红色景点。韶山作为红色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缅怀伟人,感受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