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2-01
湘钢文化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作为我国南方千万吨级精品钢材制造基地,湘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工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性。
2021 年,湘钢文化园正式开园。园区的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打造。从最初的设想,到各个景点的逐步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湘钢文化园内的 13 个景点各具特色,涵盖了企业发展历程、生产工艺、绿色环保等多个方面。这些景点的建设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五米轧钢生产线作为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见证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湘钢在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提升方面的努力。又如,艾爱国焊接实验室约 800 平方米的空间分为工作室和展览馆两部分,展示了 “大国工匠” 艾爱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焊接行业领军人的艰辛历程,该实验室的建设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再如,水艺馆作为湘钢最大的污水处理中心,通过多道工序将工业用水转化为达标的中水,实现水资源回收再利用,其建设体现了湘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决心。
奋斗者主题园位于厂房之间、转角之处的空地,22 米蒸汽机车车头前,以钢铁工人奋斗者为原型的一个个雕塑生动展现了工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场景。这个主题园的建设时间虽难以确切确定,但它无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钢铁工人奋斗精神的好去处。
135 兆瓦发电机组景点,旁边的 30 万立方米大煤气罐在湘江对岸也能看到。为保证废气零排放,高炉、焦炉排放的煤气全部集中在这里用于发电,充分体现了湘钢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
湘钢文化园的发展历程还体现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方面。自 2022 年正式开园以来,到湘钢文化园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年接待参观者近 30 万人次。园区以游客体验为出发点,健全吃、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开展红色传承、实景参观、工业科普、工业文创等特色活动,不断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
总之,湘钢文化园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创新与奋斗的历史,它不仅展现了湘钢作为钢铁大厂的雄厚实力,更体现了其在工业与文旅融合、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湘钢文化园拥有五大产品体系和 13 个独具特色的景点,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体验。
湘钢厂史馆:作为开展厂史厂情教育、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基地,于 2018 年 11 月 5 日开馆。展馆共两层,总面积 678 平方米,分为序厅和 “钢铁布局,落子湘潭”“使命在肩,唯有奋斗”“宝贵经验,薪火相传”“面向未来,基业长青” 四个篇章。全景展现了湘钢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示了湘钢人 “建好主席家乡,建设精品强国” 的使命担当。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湘钢的发展脉络,感受企业的深厚底蕴。
水艺馆:被誉为 “湘钢水立方”,是湘钢最大的水循环利用中心。在这里,游客可近距离感受工业用水通过多道工序,处理成符合标准的生活用水,实现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这一景点充分体现了湘钢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让游客亲眼见证工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艾爱国焊接实验室:总面积约 800 平方米,分为工作室和展览馆两部分。工作室以科研、教学和成果展示为主,研究、实验和评定湘钢板材焊接性能,为新品开发和客户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展览馆运用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了 “七一勋章” 获得者艾爱国同志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焊接行业 “领军人” 的艰辛历程,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的大国工匠精神。这里不仅是技术的殿堂,更是精神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追求卓越。
五米轧钢生产线:见证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入参观通道,热浪袭人,一块块通红的钢坯通过轧机轧制成钢板。从车间出来,到达五米宽厚板厂智慧控制中心,挂满三面墙的屏幕上,炼钢、轧钢、成品、入库等各道工序、上百个点位的实时监控画面一览无余。几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时刻关注屏幕上各项数据变动。这里的现代化生产场景让人惊叹,充分展示了湘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其主要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中心大厦等众多超级工程,“五米制造” 助力 “大国重器”、添彩 “超级工程”,书写了湖南本土制造的骄人业绩。
135 兆瓦发电机组景点:旁边的 30 万立方米大煤气罐在湘江对岸也能看到。为保证废气零排放,高炉、焦炉排放的煤气全部集中在这里用于发电,充分体现了湘钢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
奋斗者主题园:位于厂房之间、转角之处的空地,一列 1981 年投入使用的 22 米长的蒸汽机车前,1∶1 铸造电工、焊工、天车工等 10 个特色工种铜像,生动展现工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场景。主题文化墙描绘了钢铁工人的劳动场景,展现了湘钢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湘钢工人形象雕塑是以湘钢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岗位上的奋斗者为原型,彰显了勤奋、敬业、精益、专注的湘钢工人风采;“奋斗号” 火车头由淘汰的 22 米蒸汽机车车头改造而成,寓意着湘钢永远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湘钢文化园从厂区转变为景区,展现出工业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从 2018 年开始,湘钢积极贯彻 “融城战略”,投资近 4 亿元用于厂容厂貌建设,并根据自身特色,打造生产实景参观、工艺流程科普、工业产品展示、工业文创展销、工业文化参观的五大产品体系,开发了湘钢厂史馆、水艺馆、艾爱国焊接实验室、五米轧钢生产线等 13 个景点。
在游客体验活动方面,湘钢文化园以游客体验为出发点,健全吃、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开展红色传承、实景参观、工业科普、工业文创等特色活动。例如,游客可以在炼铁口水站观察到废水变身 “矿泉水” 的神奇变化;在动力厂化水楼使用 “矿物质化妆水” 护肤;实景参观或者佩戴 3D 眼镜模拟体验钢铁工艺流程;参与钢城太极、钢城健步走等趣味活动等,让参观者游有所学,学有所悟。年接待参观者近 30 万人次。
湘钢文化园还通过打造 “参观+体验” 或 “参观+科普” 式的工业旅游模式,吸引了众多红色教育培训、研学和党建团建群体来沉浸式体验现代化工业发展脚步、感受工业旅游发展成果。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戴上安全头盔和隔音耳罩,开启一趟工业之旅,深刻感受到大国工匠的执着坚守。
此外,湘钢文化园正朝着创建 4A 级景区目标奋进,计划加快实施超低排改造,大力推进城企融合,深挖奋斗者文化,提升游览服务。在成功创建 “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景区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湘潭市岳塘区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为湘钢文化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岳塘区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 “金三角” 中心地带,扼湖南经济开发带 “五区一廊” 之要冲。京广铁路、湘黔铁路纵横穿境,107 国道、320 国道、京珠和上昆高速公路交汇其间,交通十分便捷。三面环绕的湘江为其带来了黄金水道的优势,湘钢文化园紧邻湘江,不仅在物流运输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也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从工业发展角度看,岳塘区拥有湘钢、湘电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基础雄厚。湘钢文化园作为湘钢工业与文旅融合的重要项目,受益于岳塘区的产业布局和交通优势,能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同时,岳塘区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了智能制造、金融商务、商贸物流、文旅康养四大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为湘钢文化园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产业环境和资源支持。
在旅游资源方面,岳塘区旅游资源丰富,北有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还有景色宜人的东风水库、红旗水库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以及盘龙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这些旅游资源与湘钢文化园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岳塘区丰富多彩的旅游格局,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总之,湘潭市岳塘区的区位优势不仅为湘钢文化园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也为其融入岳塘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湘钢文化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工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奋斗者主题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厂房之间的空地。这里绿树成荫,花影摇曳,22 米蒸汽机车车头前,以钢铁工人奋斗者为原型的雕塑栩栩如生。主题文化墙描绘了钢铁工人的劳动场景,展现出湘钢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湘钢工人形象雕塑彰显了勤奋、敬业、精益、专注的湘钢工人风采;“奋斗号” 火车头由淘汰的蒸汽机车车头改造而成,寓意着湘钢永远开拓进取、勇往直前。雕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为游客营造出一种既充满工业气息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智慧集控中心则展现出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在五米宽厚板的智慧集控中心,挂满三面墙的屏幕上实时监控着炼钢、轧制、成品、入库等各道工序、上百个点位。工作人员端坐在电脑前,时刻关注着屏幕上各项数据的变动。这里从 “干粗活” 到 “坐办公室”,“喝着咖啡炼钢” 成为生动的现实,体现了湘钢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智慧集控中心的现代化设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游客展示了工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此外,湘钢文化园的其他建筑也各具特色。湘钢厂史馆作为开展厂史厂情教育、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基地,其建筑设计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水艺馆被誉为 “湘钢水立方”,其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内部设施先进,充分展示了湘钢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艾爱国焊接实验室分为工作室和展览馆两部分,空间布局合理,既满足了科研、教学和成果展示的需求,又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
总之,湘钢文化园的建筑风格将工业与自然完美融合,既展现了钢铁大厂的雄厚实力,又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
湘潭湘钢文化园作为毛主席家乡的钢厂,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它不仅是钢铁生产的基地,更是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
湘钢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持着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坚守 “建好主席家乡、建设钢铁强国” 的使命担当。这种使命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湘钢人不断奋斗,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艾爱国等代表人物更是湘钢工匠精神的杰出体现。艾爱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焊接行业 “领军人”,他的事迹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的大国工匠精神。在艾爱国焊接实验室,800 平方米的空间里,工作室以科研、教学和成果展示为主,为湘钢板材焊接性能的研究和新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展览馆运用多种方式展示了艾爱国的艰辛历程,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
艾爱国在焊接岗位上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 600 多名,攻克 400 多个焊接技术难关,改进 100 多项焊接工艺,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珠港澳大桥等 “超级工程” 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成为湘钢人的榜样。
岳塘区的非遗传承活动在湘钢文化园开展得有声有色。湘钢文化园积极组织开展油纸伞、灯芯糕、油鼓舞、刘光霁黑药、火龙舞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同时引导辖区范围内的学校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实现了岳塘区 “非遗” 教育 “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
例如,湘潭湘钢三校教育集团各班的孩子们陆续来到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 关圣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参观了历史悠久的 “关圣殿”,了解了青山唢呐、长沙花鼓戏、湘乡石坝鼓等传统艺术,认识了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和演出发展,还了解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岳塘区文旅广体局还以 “非遗民俗活动” 等为载体,加大 “荷塘火龙”“张新发槟榔”“灯芯糕”“油鼓舞” 和 “彩纸折叠” 等非遗项目推广力度,向群众展示非遗魅力。
在文化活动方面,岳塘区文旅广体局利用各大节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 “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 文艺惠民活动走进盘龙大观园,为人民群众送上 “精神食粮”;“千灯万福、点靓岳塘”2021 岳塘区元宵节灯展活动、“学习强国 —— 你学习・我赠书” 积分换书籍活动、“2021 岳塘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 红色经典诵读演绎活动” 等各类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惠及全区群众,全方位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湘钢文化园也以游客体验为出发点,开展红色传承、实景参观、工业科普、工业文创等特色活动。游客可以在炼铁口水站观察废水变身 “矿泉水” 的神奇变化,在动力厂化水楼使用 “矿物质化妆水” 护肤,实景参观或者佩戴 3D 眼镜模拟体验钢铁工艺流程,参与钢城太极、钢城健步走等趣味活动。这些活动让参观者游有所学,学有所悟,也为湘钢文化园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湘钢文化园游玩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对于一些特定的参观区域,如生产车间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游客应严格遵守园区的安全规定,必要时佩戴安全头盔、隔音耳罩等安全装备。在参观过程中,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进入危险区域或触摸正在运行的设备。特别是在模拟体验钢铁工艺流程等活动中,要确保正确使用相关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园区内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道路状况,避免因路面不平或杂物而摔倒受伤。
湘钢文化园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工业魅力的地方,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保持文明的行为举止。首先,要爱护园区内的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对于园区内的设施和文物,要倍加珍惜,不得随意涂写、刻画或损坏。在参观各个景点时,要遵守秩序,不插队、不推挤,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的参观体验。在与其他游客交流互动时,要尊重他人,使用文明语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同时,要积极响应园区的环保倡议,如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为保护湘钢文化园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