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2-06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的建设历程,承载着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1993 年,毛泽东铜像揭幕,广场落成,成为纪念毛泽东的主要场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吸引了近百万家乡人民举行隆重迎接仪式。雕塑大师刘开渠等以 1949 年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为原型,创作了被视为领袖人物铜像经典之作的毛泽东铜像。铜像重 3.7 吨,像高 6 米,基座高 4.1 米,通高 10.1 米,象征着 “10.1” 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 “主席” 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 “毛泽东同志” 五个贴金大字。广场总面积虽未有确切记载,但已然成为韶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众多。
2004 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号工程” 实施,广场不断完善。这一工程的推进,使得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的教育功能和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感受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底蕴。
2008 年,毛泽东广场改扩建,总面积扩大至 102800㎡。经过 5 个多月的紧张施工,12 月 25 日上午,韶山 “一号工程” 主体项目之一的毛泽东广场正式竣工落成并对外开放,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广场落成举行了隆重典礼。改扩后的毛泽东广场以毛主席铜像为广场聚焦点,以景观大道为中轴线,依次为瞻仰区、纪念区、集会区、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分区。改扩后的广场与毛泽东故居、南岸私塾旧址、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图书馆、毛氏宗祠、毛鉴宗祠、韶山学校等重要景点有机融合成一体,更加大气雄伟、庄严肃穆。毛泽东铜像则由原位向西南移位约 90 米,朝向为东偏北 51.5 度,背靠韶峰面向故居。
1993 年铜像揭幕时,近百万家乡人民举行隆重迎接仪式,运输过程中出现奇异现象。当运送铜像的大卡车行至江西境内时,天色将晚,车突然 “有灵性” 地抛了锚,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也检查不出毛病在哪儿,只得停下来过一夜!江西人则安慰他们说:“主席最早是在这里拿起枪杆子闹革命开辟红色根据地的,他老人家要在这儿住上一晚,好好看看!” 第二天一早,这车不用修就启动了!当铜像运抵韶山时,近百万家乡人民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这天,山冲里还出现了奇异的自然景像 —— 上午十时,天上出现日、月同辉的奇景;山上的杜鹃花也在这冬季就开了!
2008 年广场改扩建,省委、省政府举行隆重典礼,众多领导出席。2008 年 12 月 25 日上午,韶山 “一号工程” 主体项目之一的毛泽东广场正式竣工落成并对外开放,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广场落成举行了隆重典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出席落成典礼,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发表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主持落成典礼。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冷溶、欧阳淞、滕文生、毛林坤、田鹤年、李慎明、周其凤、陈邦柱等,湖南省领导梅克保、杨忠民、路建平、戚和平、谢康生、石玉珍,武警湖南总队政委赵富栋,毛泽东同志亲属毛新宇、李敏、刘松林、王效之等出席了毛泽东广场落成典礼。在肃穆的气氛中,他们缓步登上瞻仰区的台阶,依次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并向铜像三鞠躬。大家还围绕铜像缓缓绕行一周,寄托对主席的深切缅怀。
2017 年韶山各主要景点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韶山旅游从 “单一吃住” 转向 “多元经营”。2017 年,韶山主要景点总计接待游客超过 2000 万人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 86.2 亿元,是 1978 年的 93 倍。近年来,研学旅行和红色教育不断发展,韶山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拓展体验基地,红色教育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去年,近 20 万人次来韶山参加红色教育和研学旅行。韶山全部 33 个村有 29 个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4 个乡镇均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把客源引向农村,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同时,韶山旅游发展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尹志钢说,为丰富旅游产品,韶山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旅游商品公司研发、推广韶山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把韶山的红色文化带回家”。文化旅游商品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 300 余件,通过 “线上 + 线下” 模式进行销售。同时,还引入制铜、玉雕等国家级技艺和黑茶等湖南地域特产,强强联合打造韶山文创精品,擦亮韶山旅游品牌。
铜像按开国大典形象设计,身躯伟岸,手执发言稿,身着中山装,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上的毛泽东铜像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为原型设计,完美地展现了伟人的风采。铜像身躯伟岸,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任;手执发言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身着中山装,尽显庄重与大气;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深邃的智慧;微露笑容,给人以亲切之感;神采奕奕,彰显着领袖的魅力。
广场以铜像为聚焦点,分为瞻仰、参观、纪念和休闲四个功能分区。
毛泽东铜像广场以铜像为核心,明确划分出四个功能分区。瞻仰区面积为 1112 平方米,这里是游客表达崇敬和思念之情的主要场所。56 株雪松环绕铜像,象征着 56 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形成了厚实壮观的背景林效果。参观区面积 1700 平方米,与瞻仰区相差 12 级台阶,主要供游客留影及举办大型纪念活动。纪念区面积 5950 平方米,同样与参观区相差 12 级台阶,主要用于游客疏散、纪念活动和集会。休闲区面积达 93300 平方米,主要定位于游客休闲与营造参观铜像前瞻仰气氛,中轴线上布置有景观大道和诗刻石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感受红色文化的空间。
瞻仰空间有 56 株雪松环绕铜像,象征 56 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在铜像广场的瞻仰空间,56 株挺拔的雪松环绕着毛泽东铜像。这些雪松犹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伟人的铜像,也象征着 56 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雪松四季常青,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永恒的生命力。它们与铜像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游客在瞻仰伟人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入口处有景观石题刻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大道两旁有小景观石题刻毛主席诗词。
广场入口处,一块景观石上题刻着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几个大字,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墨宝。这句话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对毛泽东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大道两旁对称分布着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着《沁园春・雪》等毛主席的诗词。这些诗词是毛泽东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结晶,它们不仅为广场增添了文化氛围,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到毛泽东的文学魅力和伟大情怀。
游客可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瞻仰伟人雄姿,感受一代伟人骄人的风采和无往而不前的巨大力量。
来到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游客们可以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游客们瞻仰着毛泽东铜像的雄姿,感受着一代伟人骄人的风采和无往而不前的巨大力量。这种亲身的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举办 “一切为了人民” 主题展览,“红肩章” 讲解员进行讲解,吸引游客关注。
广场上经常举办 “一切为了人民” 主题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展示了毛泽东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历程。“红肩章” 讲解员们以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他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着毛泽东的故事,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伟人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武警中队利用红色文化建队育人,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新兵入队宣誓、邀请讲解员等作辅导,设立 “宣讲站” 讲红色故事和党的创新理论。
武警中队充分利用韶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以建队育人。新兵入队时,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举行宣誓仪式,让新兵们在伟人的见证下,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使命。邀请讲解员等为官兵们作辅导,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和党的创新理论。设立 “宣讲站”,讲述红色故事和党的创新理论,让红色基因在官兵们心中生根发芽,不断传承和发扬。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武警中队的文化生活,也为广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地处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这里位置得天独厚,周边环境优美,与众多重要景点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韶山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
广场总面积达 102800 平方米,规模宏大。其中瞻仰区 1500 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瞻仰毛泽东铜像,表达对伟人的崇敬之情。纪念区 1700 平方米,主要用于举办各种纪念活动,让人们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集会区 6300 平方米,可容纳大量人群,适合举行大型集会和活动。休闲区 93300 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休息,感受红色文化的氛围。
毛泽东铜像广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韶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瞻仰,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以景观大道为中轴线,依次划分为瞻仰区、纪念区、集会区、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分区。这种布局设计既体现了广场的庄重肃穆,又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瞻仰区作为广场的核心区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缅怀伟人的空间。这里庄严肃穆,1112 平方米的空间内,56 株雪松环绕着毛泽东铜像,象征着 56 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游客们在此献上鲜花,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纪念区面积为 5950 平方米,与参观区相差 12 级台阶。这个区域主要用于游客疏散、纪念活动和集会。当举办大型纪念活动时,这里成为人们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的重要场所。
集会区面积达 6300 平方米,可容纳大量人群,适合举行大型集会和活动。无论是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还是主题教育活动,这里都能为参与者提供充足的空间。
休闲区面积 93300 平方米,是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这个区域,中轴线上布置有景观大道和诗刻石景,为游客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休息,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铜像高 6 米、重 3.7 吨,红花岗石基座高 4.1 米,全高 10.1 米。毛泽东铜像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为原型设计,身躯伟岸,手执发言稿,身着中山装,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的高度和重量以及基座的高度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 “10.1” 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周围绿化区植物以 “四季见红” 配置,乔木、灌木相结合。改建中拓宽韶河,设有休闲长廊,增设直饮水、鞭炮燃放点等配套设施。广场周围的绿化区经过精心设计,植物以 “四季见红” 为配置原则,使广场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乔木和灌木相结合,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自然美感。拓宽后的韶河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美的景观,沿河的休闲长廊则为游客提供了休闲、避雨的场所。广场内增设的直饮水、鞭炮燃放点等配套设施,方便了游客的游览,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作为人民群众表达对毛主席崇敬、追思、纪念的主要场所,其纪念意义重大而深远。整个广场突出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对伟人的敬仰之情。
广场上,毛泽东铜像巍然屹立,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铜像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和领袖风范,吸引着人们驻足凝视,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缅怀。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生活的喧嚣和纷扰,沉浸在对历史的回忆和对伟人的追思中。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细雨蒙蒙的时刻,广场上始终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瞻仰、敬献花篮,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瞻仰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毛主席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
游客们在广场上感受着红色文化的熏陶,传承着红色基因。他们聆听着讲解员讲述毛主席的革命故事和丰功伟绩,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里,红色基因如同火种,在人们心中点燃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许多学校也组织学生来到广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们在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他们在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对武警中队官兵产生深刻影响,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对于武警湖南总队湘潭支队某执勤中队的官兵来说,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驻守在伟人故里,时刻感受着红色文化的滋养。
每年新兵下队,第一项活动便是瞻仰毛主席铜像、参观毛主席纪念馆。在这里,他们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深刻领会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每逢重要时节,中队还会邀请驻地纪念馆讲解员、老兵、军烈属等来到中队,面对面与官兵话传统、作辅导,加深了官兵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中队官兵不断深化对党史的认知,心中刻上红色印记,在潜移默化中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他们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
例如,大学生士兵田沛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不仅各项训练、执勤任务完成出色,还在支队演讲比赛中一举夺魁,入选支队 “红肩章” 讲解员队伍。他说:“红色故事培塑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找到了内心的答案,坚定了从军梦想。”
中队还在毛泽东同志故居一角设立 “宣讲站”,利用党团活动时间,经常安排士兵理论骨干向往来游客和附近群众讲红色故事、讲党的创新理论,广受好评。今年,该中队指导员获评总队优秀政治教员,10 余名士兵理论骨干走上 “红肩章” 讲解员岗位,红色文化之花结出累累果实。
武警中队官兵们既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自觉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将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践行在每一次执勤训练、每一次完成任务中,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伟人故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铜像广场是室外景点,下雨可能对出行有一定不便,出行时请注意天气变化。若遇雨天,游客可携带雨具,如雨伞或雨衣,以便在参观过程中保持身体干燥。同时,雨天地面可能较为湿滑,行走时需格外小心,避免滑倒受伤。
韶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韶山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最佳季节是 3 月 -10 月。在这段时间里,气候较为宜人,温度适中,适合户外活动。春季,韶山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景色优美;夏季,虽然炎热,但可以在广场的休闲区享受凉爽的微风;秋季,天气凉爽,枫叶渐红,为广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冬季,虽然较为寒冷,但如果遇到下雪,广场会被白雪覆盖,呈现出一幅银装素裹的美丽画卷。
开放时间为 8:30——17:00。注意合理安排交通方式和行程时间。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如火车、汽车等。从长沙出发,可以乘坐火车到韶山站,然后再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到达广场。也可以选择在长沙汽车站乘坐直达韶山的汽车。如果自驾前往,需要注意路况和交通标志,确保安全驾驶。在安排行程时间时,要考虑到交通拥堵等因素,尽量提前出发,以便在开放时间内充分参观广场。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在临近闭馆时匆忙游览,影响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