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2-01
湘潭昭山因周昭王南巡至此而得名,又名马山,因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驻军于此,其得名由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据史料记载,周昭王(昭王 16 年,公元前 980 年)南巡荆楚,曾在昭山盘桓多日,病殁于此处。昭山由此得名,可见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秦至西汉,昭山属湘南县,东汉至今未变。南齐废湘南县,昭山遂属湘西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公元 749 年),衡山县改为湘潭县,昭山自此至宋,皆属湘潭县。元代湘潭县升为湘潭州,韶山属湘潭州。明代昭山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都。
除了因周昭王得名之外,昭山又名马山,这与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东汉建武十七年(41 年),伏波将军马援奉光武帝刘秀诏令率军南征交趾,曾屯兵昭山下的昭滩,埋锅造饭,卸鞍饮马。自此,昭山又有了马山之称。
昭山的得名由来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记载,还有着许多传说故事。有一种说法是,昭山之名与楚昭王有关。楚昭王巡游湘江,河中一物撞到船上,无人能识,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萍实,剖而食之,味道鲜美,只有霸主能够得到。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为昭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另一种说法是,昭山之名与周昭王之死有关。周昭王几次南征楚国,都没占到便宜,最后在昭山一带的湘江里驾崩。他死后,谥号为昭,楚人便将这里称为昭王。两种说法看似相反,实则都体现了昭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昭山的历史沿革见证了不同朝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湘潭地区的发展。1991 年 3 月 16 日,湖南省政府同意韶山、昭山、德夯、浯溪碑林、东江、石门夹山、凤凰古城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如今,昭山已成为湘潭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湘潭昭山风景区位于湘潭市东北 20 公里处,地处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交界处。它紧靠湘江,处在 107 国道和京广铁路附近,交通位置十分优越。
从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政府对昭山镇的介绍中可以得知,昭山镇位于湖南省湘潭东北部,与长沙雨花区、长沙天心区、株洲石峰区相邻。昭山镇区域内京广铁路与湘黔铁路穿越,京港澳高速与沪昆高速互通,107 国道与 320 国道交汇,长株潭城铁和快速化干线贯穿,是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中心。而昭山风景区就位于昭山镇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连接三市的重要节点。
湘潭昭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其地处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交界中心,是长株潭绿心核心区,临江耸立,湘江回环相抱。作为长株潭的 “绿心”,昭山风景区周边交通线路极为密集,高铁、普铁、城际、高速公路、国道等主干道纵横交错,繁忙的交通线路之下,是充满自然之美的山间景色。
从天心区跨过黄土潭桥进入昭山,也就进入了湘潭境内。这里小道边荒草漫天,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柱础,证明这里有过屋舍。昭山作为长株潭的重要地标之一,其地理位置不仅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无论是从长沙、湘潭还是株洲出发,都能轻松到达昭山风景区,感受这座名山的独特魅力。
昭山海拔 185 米,景区面积约 254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92%,山上有古寺古道古木,南面有凤形山、仰天湖,北面与劈江分水的兴马洲遥相呼应。
昭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潭大地之上。其海拔虽不算高,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胜地。山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绿色宝藏。漫步其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南面的凤形山和仰天湖与昭山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而北面的兴马洲,在湘江的分隔下,与昭山遥相呼应,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悠远。
典型景观有八景:屏风夕照、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目、古寺飞钟、石港远帆。
昭山八景,各具特色,朝朝代代吸引着游人登山揽胜。“屏风夕照”,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间,仿佛一幅金色的屏风,美不胜收。“拓岭丹霞”,山峦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绚丽的丹霞色彩,如诗如画。“桃林花雨”,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粉色的花瓣飘落如雨,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双井清泉”,井水清澈甘甜,为游客带来一丝清凉。“老虎听经” 和 “狮子啸目”,形象生动的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动物世界。“古寺飞钟”,悠扬的钟声在山间回荡,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石港远帆”,则让人感受到湘江的波澜壮阔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昭山对面的白沙滩,水清沙细,堪称为内陆的北海银滩。
昭山对面的白沙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这里的沙子洁白细腻,如同北海银滩一般。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与白沙滩相映成趣。在阳光的照耀下,沙滩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于海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嬉戏玩耍,享受阳光和沙滩带来的快乐。
昭山脚下的龙洞,大洞套小洞,有 48 张门之说,迄今没有人走到过尽头。
昭山脚下的龙洞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大洞套小洞,拥有 48 张门,这让无数探险者心驰神往。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走到尽头。龙洞内部错综复杂,洞壁上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的如瀑布般垂落,有的如仙女下凡,让人惊叹不已。进入龙洞,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昭山是古潇湘八景之一的 “山市晴岚”,自古以来米芾、王船山等名人题咏很多。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这一景观绘成《山市晴岚图》,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山自此声名大震。
昭山作为古潇湘八景之一的 “山市晴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目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对昭山的美景十分敬慕,即兴绘成《山市晴岚图》,并配诗一首,将昭山的烟雨碧波、晴空朗翠描绘得淋漓尽致。自此,昭山声名大震,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王船山等名人也纷纷题咏昭山,为这座名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昭山古寺有上千年的历史,给人以幽静清雅空灵之感。禅寺邕建于唐代,清乾隆二十三年置产重修,内设玄帝宫、玉皇宫、观音宫、观音堂、关圣殿等,有僧人住持,一年四季香火缭绕。
昭山古寺屹立于昭山之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座古寺给人以幽静清雅空灵之感,仿佛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禅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保存着古朴的风貌。清乾隆二十三年,古寺置产重修,内设玄帝宫、玉皇宫、观音宫、观音堂、关圣殿等殿宇,建筑宏伟,庄严肃穆。有僧人住持的古寺,一年四季香火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与山前滔滔湘水,山后凫凫炊烟相应成趣。传说古寺里住的是南岳圣帝的哥哥玄帝,他总是和善待人,用和熙的春风吹拂过往游人的身心,使人心情舒畅。
刘锜故居遗址,是北宋末年四大抗金名将 —— 刘锜曾经居住的地方,因痛斥秦桧的贪权误国,被贬知潭州,在昭山居住六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刘锜故居遗址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刘锜作为北宋末年四大抗金名将,因痛斥秦桧的贪权误国,被贬知潭州,在昭山居住了六年。这里的故居遗址依山而建,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据记载,故居有房屋七间,为四方院落式砖瓦建筑加一字形茅草屋建筑。生活中,刘锜很爱养花,居室周围种有牵牛花和桑树,屋边的池塘里还种了不少荷花。他曾赋《鹧鸪天》词以寄慨,表达了自己豁达的心胸。如今,刘锜故居遗址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恢复性修筑与维护,彰显出其独特的人文风貌。
始建于唐初,2017 年翻新竣工。建筑面积达 1823㎡,自山顶拔起三层的建筑,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气势雄伟。
昭山古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庙始建于唐初,历经岁月的洗礼,在 2017 年翻新竣工后,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建筑面积达 1823㎡的古寺,自山顶拔起,三层的建筑错落有致。走进古寺,廊腰缦回,仿佛让人穿越回古代,感受那份优雅与宁静。檐牙高啄,如飞鸟展翅,给人以灵动之感。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气势雄伟,彰显着古寺的庄严与神圣。
古寺里所有遗留下来的碑刻、古砖、木料都是能用就用,因此我们仍旧可以看到不少历代留存下来的古碑、古砖、石雕。同时,见证昭山历史的千年古银杏树也被保留在了新修寺庙的院子内。
在古寺的修缮过程中,秉持着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所有遗留下来的碑刻、古砖、木料只要能用就尽量使用。这使得我们在如今的古寺中,仍旧可以看到不少历代留存下来的古碑、古砖和石雕。这些古老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昭山古寺的沧桑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见证昭山历史的千年古银杏树也被精心保留在了新修寺庙的院子内。这棵古银杏树树高 30 多米,枝叶繁茂,浓荫蔽日。它不仅是昭山古寺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昭山历史的见证者。相传树上曾经有一口从印度 “飞” 来的金钟,不击自鸣,为古寺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清道光年间,古寺还尊这棵千年银杏为白果树神,并有碑为证。在古寺的碑廊中,一共 24 块碑,主要是清代的碑刻,其中不乏与这棵千年银杏相关的记载。古寺的修缮,让这棵千年古树与新的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春秋时期,周昭王率兵攻打楚国被湘江所阻,楚国人民用胶粘的船载他们过江,船到江心胶化了船沉了,昭王殁湘江,江畔的山由此而得名昭山。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为昭山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传说,更是古代楚地人民智慧与反抗精神的象征。周昭王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流传,成为了昭山历史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昭山名声大震,得益于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画的一幅《山市晴岚图》,传说米芾到此,十分敬慕这里的景色,即兴绘成《山市晴岚》图,并配诗一首,写尽了昭山山市晴岚的姿色,该画对昭山的烟雨碧波、晴空朗翠作了传神描绘,从此昭山被列为 “潇湘八景” 之一。米芾的《山市晴岚图》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将昭山的美景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这幅画不仅展现了昭山的自然风光,更融入了米芾对这片山水的独特感悟。自米芾之后,昭山成为了文人墨客竞相追逐的胜地,无数诗人、画家纷纷来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他们用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昭山的赞美之情,进一步丰富了昭山的历史文化内涵。
明末王夫之为长沙岳麓书院生徒时曾郊游至此,留下了咏昭山的佳作。王夫之的到来,为昭山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昭山的美丽景色,更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他的咏昭山之作,成为了昭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研究昭山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昭山古寺传说里住的是南岳圣帝的哥哥玄帝。玄帝总是和善待人,用和熙的春风吹拂过往游人的身心,使人心情舒畅。昭山古寺作为宗教圣地,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希望。传说中的玄帝,以其和善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游客们来到昭山古寺,感受着玄帝的和善与温暖,心灵得到了慰藉和净化。古寺的存在,为昭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宗教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自驾:导航昭山风景名胜区,选择南门或景区停车场。自驾前往昭山风景区十分便捷,景区停车场位置明确,方便游客停放车辆。
公共交通:可以在长沙汽车南站乘坐长株潭 101 路公交车直达昭山风景区的门口,也可以乘坐城际铁路昭山站下,但是没有公交车直达昭山景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游客,可以乘坐长株潭 101 路公交车,直接抵达景区门口,十分方便。如果选择乘坐城际铁路,在昭山站下车后,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前往景区,可能会稍显不便。
目前免费免票免预约,据说以前的门票是 20 元。昭山古寺门票 5 元。现在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昭山风景区,尽情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昭山古寺作为景区内的重要景点,门票仅需 5 元,非常实惠。
从景区正门(南入口、南门)进去后沿着景区公路约步行 1000 米后,有昭山渡口,随后前行,沿着古蹬道上山顶到昭山古寺(快到山顶时的支路有伟人亭,需要折返),游玩昭山古寺后下山,按照景区标识走芙蓉路方向下山。从南门进入景区后,沿着景区公路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到达昭山渡口后,可以感受湘江的魅力。接着,沿着古蹬道攀登至山顶的昭山古寺,途中还可以参观伟人亭,了解历史故事。游玩古寺后,按照景区标识下山,沿途还能欣赏到更多的美景。
常规游览时间 60 - 90 分钟,喜欢探索的有很多小路(还是建议走景区游步道),时间就未知了。还有笔架峰观景台(我没有去,在另一个山头)。景区西门直达湘江边的将军渡(景区导览图显示封闭,我没有实地探访,情况未知)。一般情况下,游客可以在 60 - 90 分钟内完成对昭山风景区的常规游览。如果喜欢探索,景区内还有很多小路可以选择,但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游览时间难以确定。此外,笔架峰观景台位于另一个山头,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观赏视角。而景区西门的将军渡虽然在导览图上显示封闭,但如果有机会开放,也将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游览体验。
鉴于景区提示走北门下山,而北门下山后在修路,不愿意多走的朋友可以全程原路返回,尤其是自驾的朋友。如果北门下山道路正在修路,对于不想多走路的游客来说,可以选择全程原路返回。特别是自驾的游客,这样可以避免因道路施工带来的不便。
夏日需注意防晒和防蚊虫叮咬,同时请勿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在夏日游览昭山风景区时,游客需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晒伤。同时,景区内可能会有蚊虫,要做好防蚊虫叮咬的准备。此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请勿乱丢垃圾,共同保护环境,让昭山风景区始终保持美丽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