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潭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3
2024-11-29
湘潭县,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拥有众多令人陶醉的旅游景点。从红色旅游胜地到自然风光景区,从历史文化古迹到特色乡村景点,湘潭县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湘潭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热爱自然风光的旅行者,湘潭县都有众多景点值得一游。
湘潭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红色旅游、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其中,红色旅游景点是湘潭县的一大特色,这里是众多革命先辈的故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自然风光景区则以山水之美吸引着游客,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历史文化古迹见证了湘潭县的悠久历史,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特色乡村景点则让游客体验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总之,湘潭县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为游客们带来了不同的旅游体验。无论是追寻革命历史,还是欣赏自然风光,亦或是感受乡村风情,湘潭县都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彭德怀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乌石镇彭德怀故居对面的卧虎山上,依山而建,与彭德怀故居遥相呼应。江泽民题写馆名,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式庭院布局,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门廊、青灰瓦屋顶以及灰白墙镶着的仿宋窗棂,既有古老的楚湘神韵,又有较强的时代感。
彭德怀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担负着彭德怀故居、纪念馆、彭德怀铜像、德怀墓、德怀亭和烈士墓等纪念设施的管理和宣传职责。截至 2019 年,藏品数量 2094(件套),珍贵文物 37(件套)。曾经荣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等殊荣。2016 年 12 月,彭德怀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20 年 2 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彭德怀纪念馆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医务工作者,实施优免旅游服务。
馆舍介绍方面,彭德怀纪念馆占地面积 8 公顷,位置座西朝东,背依乌石峰,前瞰广阔的田野,远眺起伏的群山,视野开阔,气势磅礴。从东而入,为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 “彭德怀纪念馆” 仿古牌楼,牌楼至纪念馆东大门,是一条 500 米长的德怀大道;纪念馆东大门为 “双虎对峙” 造型,由四只鼎状建筑物构成,恰像两只老虎,故又称 “虎门”;从虎门至铜像广场,建有百米长梯;登级而上,即是铜像广场,面积 2500 米,彭德怀铜像高高矗立于中央,像高 5 米,连基座 8.1 米,寓意彭德怀元帅是我军的缔造者之一,铜像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先生设计;铜像广场往南,穿过一块草地和茶花林夹道的长廊,便是彭德怀纪念馆,馆名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纪念馆建筑面积 3100 平方米,随地形的变化而显高低起伏,大坡屋顶错落有致的连接与背面山峰遥相呼应,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门廊,青灰瓦盖的大屋顶,灰白墙镶着的木窗棂,给人传达了一种古老的楚湘神韵,整体上看,纪念馆风格朴实自然又不失浩然之气,与彭德怀的气质胸怀很吻合。
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顺山势设台阶,围绕序厅,疏密有致地设置了八个展室。中间一个庭院,有清泉、石头、花草点缀其中。序厅为一个宽敞的八边形,正墙由三组暗红色高浮雕组成,分别表现血战罗霄、百团大战、抗美援朝主题。正中是一座半身圆雕,塑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彭德怀。两侧是两组壁画,主题为 “致力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整个序厅以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高度浓缩了彭德怀史诗般的英雄业绩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2005 年为配合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馆又策划推出了《中国共产党湘潭地方史展览》,是我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是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课堂。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的重要指示精神,彭德怀纪念馆对原陈列提质更新并于 2018 年 10 月 24 日对外开放。《百战垂青史 忠诚铸丰碑 —— 彭德怀元帅生平业绩陈列》共分为五部分,展示面积约 2000㎡。使用文物、照片、雕塑、仿真硅胶像、艺术场景、油画、多媒体视频、灯箱等多种展示手段。此次陈列从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题的选择及形式设计的空间布局、色彩选择及各部分陈展特色、亮点都有很大提升,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彭德怀纪念馆先后荣获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湖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等 11 项国家级荣誉和 60 多项省级荣誉。
馆内布展完善,教育意义深刻。馆藏文物资料 2000 余件,展陈面积 2000 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配套设施完善,教学场地充足。彭德怀精神宣讲中心包括 180 人宣讲礼堂 1 个、120 人电影厅 1 个、60 人报告厅 2 个、988 平方米专题展厅 1 个,景区有大型停车场 2 个,集住宿、餐饮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接待酒店 1 个,14 间住宿房床位 35 个,可供 300 人同时就餐。红色资源开发较好,教学方式多样。纪念馆设有党员培训专职教员 13 人兼职老师 15 人,并成立课研组,开发了《乌石峰下铸忠魂》等 5 堂精品党课。定期举办彭德怀精神宣讲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等。创新推出 “沉浸式”“体验式”“菜单式” 红色教育模式,以 “彭德怀精神宣讲报告会” 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教学对象身临其境。
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湘潭县保存着众多与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相关的历史遗迹。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冲上屋场,故居系土木结构,泥砖青瓦,现有房屋 13 间,为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所建。1893 年 12 月 26 日,毛泽东就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前,有稻田和池塘,后面是小山,山上长满苍松翠竹。毛泽东少年曾在后山读书、牧牛,在池塘游泳、稻田耕作过。1910 年秋,受当时进步人士及书刊的影响,毛泽东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1920 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以后,他的弟妹们也离开家乡,从事革命活动。
湘潭韶山旅游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 “西方山洞” 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沿着伟人的成长足迹,参观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广场等景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伟人身上的那种坚毅信念与家国情怀,让人心生敬仰。
湘潭韶山旅游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主要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广场、滴水洞、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1950 年,人民政府将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毛泽东旧居收归国有,并按原貌进行加固维修后,对外开放。1964 年 10 月 1 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开放。1986 年,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滴水洞对外开放。1993 年,毛泽东铜像在韶山揭幕。2012 年 1 月,昭山风景区提质改造及周边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投资 50 亿元,规划整合昭山核心景区内原有景点,重组游览线路,增加游客体验性,重点营造五大核心景点,即两型文化广场 —— 绿心音乐喷泉、万佛听钟、昭山古寺、湖湘文化长廊、“桃林花雨” 组团。
韶山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地貌基本格局奠定于株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以后随着地壳运动的间歇性缓慢上升与流水下切,形成了韶河溪谷与阶地,以及挺拔的韶峰山脉与丘岗剥蚀面。总的地貌轮廓是以韶峰山脉和韶河、石狮江两水为骨架,构成西部隆起,往东及东南倾斜的地势,山、丘、岗、平原齐备。全市最高点韶峰,海拔 519.1 米,最低点六亩洲海拔 48 米;高程差 470.5 米。其类型分类比例:溪谷平原占 31.77%、岗地占 31.88%、丘陵占 22.35%、山地占 14%。韶山山脉由南往北,曲折延伸,于韶山冲内虎踞龙盘,遂构成众多的冲、洞、谷、壑等,成为旅游价值的风景点。
韶山河流属于湘江水系,均经涟水入湘江。全市 5 公里以上的小河有 9 条,全长 103 公里,其中以发源于韶山山脉的韶河最大。韶河原名云湖河,曾经是九曲十八弯。
韶山年平均降水 1358 毫米,最多年份达到 1719.9 毫米。雨季在 4 月 15 日前后开始,7 月 10 日前后结束,春夏多雨,秋冬干燥。韶山日照偏多,年日照达 1717 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39%,分布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名称由来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故此得名。
1929 年春,毛泽东故居房屋被当地国民党政府没收,屋内家具大部分被破坏和劫走。1950 年,人民政府将旧居收归国有,并按原貌进行加固维修后,对外开放。1964 年,在距故居 1 公里外新建了旧居陈列馆,后改名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同年 10 月 1 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开放。1968 年,有关部门对毛氏宗祠进行了维修,使其保持 20 世纪 20 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1986 年,滴水洞对外开放。1993 年,毛泽东铜像在韶山揭幕。2012 年 1 月,昭山风景区提质改造及周边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湘潭韶山旅游区曾先后获得市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2 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奖项。
简介:
金霞山森林公园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东侧之湘江南岸,海拔 151 米。清嘉庆年间,金霞山被列入湘潭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已成为湘潭的生态风景区。这里北临湘江,俯瞰潭城,高峰叠立,秀拔耸翠。
特色:
每当旭日东升或雨后初霁,金霞山蒸霞灿烂,岚气金光,美不胜收。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山上有龙兴寺,是县佛教协会所在地。龙兴寺始建时间待考,最初由石头禅师结茅为庵,因竣工当晚梦见五龙绕庵而得名。1994 年,在湘潭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龙兴寺在金霞山关公坡易地重建。如今的龙兴寺,法堂楼两层,朱墙黄瓦,梁上雕龙画凤,建筑古朴典雅。楼前的水塘成为放生池,中央立着千佛塔。寺内供奉着木雕如来佛、观世音及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等镀金神像,形神俱佳,雕塑精湛。
金霞山还有向东渠,系 1973 年春建成,纵贯谭家山、梅林桥、易俗河 3 镇,总长 29.18 米,使周边农田免除洪涝灾害,兼灌农田 1.12 万亩。此外,易俗河古称 “洛口”,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住了一宿,后取移风易俗之意而称之为易俗河。这里有众多古迹,如砚井等。还是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和中共湘潭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昭植的故居。湘江边有中共湘潭县秘密活动处 —— 裕丰粮。金霞山周边交通便利,离沿江风光带近,山不高,是爬山爱好者的好去处。山腰不同的面分别有龙兴寺,碧绿天湖,有樱花、茶花等美景。如果觉得不过瘾,还有后山可爬。桥下有农家乐可吃饭,有鱼塘可垂钓,有公园可打球、溜娃、散步。打球的话,有乒乓球台,地域空旷,也可打羽毛球。
简介:
仙女山风景区位于湘潭市县境北部响塘乡,距湘潭市区约 20 公里。该景区以山地观光休闲为特色,古刹龙安寺始建于宋宝庆年间,清供重修,有前、中后三殿,雕梁画栋,肃穆壮观。是县城乡居民郊野生态休闲、宗教朝圣的好去处。
特色:
仙女山自然风光秀丽俊美。仙女峰是仙女山的主峰,海拔 311 米,《南岳志》称其为碧岫峰,在南岳 72 峰中位列第 71 峰。峰南较平,峰北陡峭。南北有两条铺着 1.5 米宽的花岗石级游山小道,在半山岭汇合,穿林绕石,通峰接顶。沿途从前有仙人碓、山门、土地庙、梅公庙等。在半山岭过去有半山庵,庵址现改建为 “仙女山庄”,可供游人餐宿。
峰顶有龙安寺,唐贞元元年(785 年)僧如海从长安来此驻锡,禅定圆寂。柳宗元有《龙安海禅师记》。龙安寺门前两丈处左侧,有海禅师墓,墓室犹存。寺之娘娘殿西厅外有放生池和天鹅池。放生池中曾有一千年活龟,背上镌刻 “千年不老” 四字。天鹅池四壁石隙浸水,旱年不竭,是僧人和游客的饮用水源。
仙女山还有许多传说故事。仙人石碓有三眼,传说从前每日清晨能分别出油、盐、米,可供寺僧一人食用,后因僧人贪多凿大而不出。峰北有驾马寨,相传太平天国的一支部队曾驻扎在此。峰东尧家村有一红边塘,相传唐末黄巢起义军的一支部队曾隐蔽于此并与唐军血战。峰下尧家水库尾端有杀人坳,相传元末有万余群众来此避难,后被元军发现惨杀。在龙安寺左侧 200 米处有马骑岭,相传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曾在此驻马观山,现建有观景台和龙泉阁喷泉。
仙女山 1966 年建起林场,1988 年以来龙安寺也重新修复,山上松杉蔽日,杂树成林,鸟语花香,重新恢复昔日光彩。这里每逢夏冬两季,游人如织。
简介:
窑湾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湘潭窑湾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以潭宝汽车站、唐兴桥为中心,总用地面积 41.53 公顷,涉及窑湾社区和唐兴桥社区。这里历史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三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
体验湘潭古韵:窑湾历经 1700 余年沧桑巨变,已成为湘潭城区人文资源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街区内文物古迹分布密集,传统民居保存较完整,留下墓冢、碑坊、亭台、车站等许多纪念性建筑。如望衡亭,位于陶公山下,湘江岸边的石嘴垴上,1932 年建成,全系麻石结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凭栏四顾,江干风景,掩映眼中。唐兴桥位于沿江西路陶公山下,以邻近唐兴寺而得名,桥身系单孔石拱结构,净跨 12 米,宽 6 米,是湘潭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始建于秦末,原名壶山桥,后因褚绪良更名 “唐兴桥”。桥上石雕小狮、小象等形态生动逼真。潭宝汽车站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 年)六月,原为潭宝公路湘潭起点车站,是全国最早的公路之一。
品尝特色小吃:繁荣时期的窑湾,饮食业旺盛,形成了独特的特色。杨梅洲茄子名声在外,时节独特、品种独特、味道独特、菜谱独特。窑湾的河鱼也颇负盛名,过去被称为 “鱼窝子”,有很多有名的水煮活鱼、清真活鱼等做法。此外,还有冻豆腐、臭豆腐等特色传统菜肴。特色小吃种类繁多,有名的有 “发肉面”,手工米粉、各种包点、百粒圆、葱油饼、油条、糖油粑粑等,固定门店多,流动商贩也不少。湘潭洄渡鱼更是窑湾美食的代表,鱼汤中有青椒红椒、绿葱白蒜,热气氤氲,香味扑鼻。
购买精美手工艺品:在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狮子口巷,将江山胜迹碑刻进行修复,形成古玩跳蚤市场、玩家讲坛、室外茶座等。这里可以购买到古玩字画等精美手工艺品。同时,街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楚湘神韵,也有一些特色的文创产品可供选择。
简介:
洛口古镇位于湘潭县县城所在地易俗河镇,长株潭三市 “金三角” 地带。唐天宝八年至南宋年间,湘潭县治设于此镇,昔日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部分建筑物保留浓郁原始风貌,景区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特色:
保留浓郁原始风貌:易俗河老街原有 “三街、六巷、十二码头”,现留存一部分青石路面及部分码头,还有一座肖家祠堂尚保存完好。街巷两旁的房屋建筑,有的装饰着技艺精湛、形神各异的浮雕,有着浓郁的古代民间建筑文化色彩。碟子塘尚剩有一处吊脚楼,岸上的多为竹材结构或砖木结构,青瓦屋面,高低错落。
名胜古迹众多:名胜古迹有老街、金霞山、龙兴寺、罗水竹湾、上马石、杨泗庙、砚井等,以及被称为 “易俗河六景” 的古飞羊铺、铁牛戏沙、萧祠卧龙、古刹钟声、紫竹生辉、牛头饮水。金霞山位于县城易俗河镇东侧湘江南岸,海拔 151.2m,系湘潭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龙兴寺,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的千年古刹,始建于东晋咸康公元 335 年,享有 “湘南名刹” 之盛名。砚井位于易俗河镇飞羊铺,井水粗看呈墨色,舀出细看则清澈无比,一年四季,不溢不枯,1986 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纪念地丰富:革命纪念地有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故居和革命烈士杨昭植故居。罗亦农故居现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青狮村雷公塘,仅剩遗址。这些革命纪念地见证了湘潭县的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简介:
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的三十六坊是一处特色旅游景点,紧邻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彭德怀纪念馆。这里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展 “文创民宿 + 农旅” 产业,打造出了一个集红色教育、农家文创、户外拓展等多项体验活动于一体的乡村研学旅游基地。三十六坊中有陶瓷坊、面条坊、豆腐坊、酒坊等,各坊主题各异,藏在古朴的土砖房中,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特色:
丰富的手工体验:游客可在豆腐坊用小石磨手工制作豆腐,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在陶瓷坊体验陶艺制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扎染坊扎染出独特的织物,领略民间传统技艺的风采。
乡村振兴的典范:曾经的乌石峰村是省定贫困村,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2018 年 11 月,村里引进康辉旅行社,成立湖南丰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的形式,将村里 53 户农户庭院作为农耕文化体验接待实践基地,73 户农家被选为餐饮住宿接待农户。全村共有 18 栋闲置农房被激活利用,其中 5 栋是以旧翻旧、以旧补旧,打造成了扎染坊、煎饼坊、大湾学堂、绣工坊和音乐坊;9 栋是以租赁的形式打造,如造纸坊;还有 2 栋是自主经营。此外,还有一栋 1000 平方米的闲置宅基地被置换成建设用地,建立生态露营基地。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跻身 “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
村姑的华丽转变: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党总支带领村姑们外出参观学习,镇妇联组织她们参加免费的礼仪接待和技能培训,合作公司为她们提供实践操作的岗位。通过不断学习历练,村姑们眼界开阔、形象改变、素质提升,走在改变村子面貌的前列。有的村姑当上了坊主,如煎饼坊坊主谭艳群,以前她是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和干农活的好手,如今她不仅是坊主,还是稻田餐厅服务员,一年下来能赚三四万元,从 “乡里堂客” 变成了 “村花”。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女性纷纷返乡谋发展,有的成了 “新坊主”,有的办起农家乐,“半边天” 成为村里研学旅游项目的 “主力军”。
简介:
齐白石文化旅游区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这里以齐白石故居为依托,山水田园为基础,齐白石艺术和地方文化为特色,是一个以休闲为主的生态型文化休闲旅游区。
特色:
丰富的景点资源:旅游区内包含齐白石故居、五龙山大杰寺、紫荆湖竹海、晓霞翠岭、八骏奔腾、尹氏宗祠等景点。游人至此可品白石菜系,观紫荆竹海,赏夏日荷花,享天色氧吧,返璞归真,获悠闲自在之乐。
齐白石故居:原名文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距 107 国道 1 公里,距湘潭市区 50 公里。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普通的湘中传统式农舍建筑。坐西朝东,土墙茅顶,占地 200 平方米。中间一排三间,南北又各三间,后北横两间倒塌。1864 年 1 月 1 日,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诞生在这所茅舍南正房。在此,他读书、放牧、砍柴、干农活、当木匠;与夫人陈春君圆房;以绘画、刻印、吟诗、习乐为乐;拜众多家乡名流为师,与众多名人交往,结龙山诗社、罗山诗社。齐白石在此生活达 36 年之久,为后来卓越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故居左右及屋后有树林,郁树葱葱,宅旁的星斗塘,传说有陨石落于此。齐白石幼时,常以棉花为饵,在塘中钓虾。此塘,就是齐白石熟悉虾、临摹虾最早的地方。宅前有小田垅,常年栽培水稻或湘莲。东北三角园,有齐白石祖父齐万秉之墓葬,墓志铭是齐白石亲自撰写的。墓侧有齐白石次子齐子仁墓葬。对垅泉塘湖畔,有齐白石祖母马孺人墓葬和天妃宫。马孺人墓葬位于蓼叶园。1911 年 2 月,立有王闿运撰写、齐白石刻石的墓志铭碑记。附近还有齐氏宗祠,齐白石幼时,常与邻近小孩在这里扑墨蝶,捉小虫。故居自开放以来,游人络绎不绝。
尹氏宗祠:又名妙公祠,位于湘潭县白石乡尹家冲村紫荆山东麓龙形嘴。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动工,宣传元年(1909 年)落成,历时 4 年。尹氏宗祠是一栋湘潭传统式祠堂建筑。占地 4000 余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造型雅致。祠门上首有 “尹氏宗祠” 四字,两旁联曰:“金天帝胄;洛水儒宗。” 都是湘潭文人尹虎臣所书。祠分二进,前后两进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进两层,楼中为戏楼。戏楼天花有八角藻井,周围有雕刻精品,可惜大多被毁。戏楼两旁为演员化妆、休息室。前、后进之间,中为甬坪,是群众观看演出或集会的地方。两侧有廊相联,也是两层。后进为香堂,堂前 4 根圆柱,左右两柱分别有枋木连接。上雕山水、人物、怪兽等。这些雕刻细观其雕技,别出心裁,古朴有趣。正厅上首,有一巨额横匾,上书 “善养堂” 三字,也是尹虎臣所书。正厅左右墙壁上,有 “忠孝廉节” 四字,是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朱熹所书。笔力雄健,至今清晰、完好。尹氏宗祠,过去是当地尹氏族人祭祀、进学、议事之处。抗日战争时期,齐白石曾多次写信敦促马壁教授来祠内设馆讲学,先后被命名为养正学校、诚正学校。1949 年解放后,更名为尹家冲学校。“文化大革命” 中,祠内部分建筑遭破坏,但屋梁、锦屏、屋栋两侧的壁画,仍保持完好。尤其是木雕锦屏 “金凤寻巢”、“顽童问路”、“太白题词”、“松鹤延年” 四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齐白石木雕艺术馆:位于齐白石故居附近,这里有大量珍藏的木雕作品和木匠使用的工具。二楼靠墙处,还有一张据称是白石老人亲手制作的木雕床。一楼是湘潭画家画展,一旁有一家白石文创商店,“白石画中餐” 等白石文创产品均可售。湖湘木刻珍藏馆和齐白石木雕艺术研究会在 2020 年 7 月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展馆木雕藏品不断进行系列调整,木雕藏品目前已达 300 余件,每一件藏品都真实的展示了湖湘文化以及齐白石艺术的根源所在,于 2020 年 10 月 1 日正式对外开放。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观展游客络绎不绝,还吸引港澳台籍学子前来参观、赞叹不已。湖湘木刻珍藏馆如今不仅成为齐白石文化旅游区的亮点,在一定程度上对白石景区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寺门前义渡:搭乘渡船过江,到湘江对岸买衡东豆腐,这对白石镇的人们来说,前往寺门前义渡只需要花 6 块钱,便能轻易实现。寺门前义渡是湘江边保存完好的一处古渡口,距今已有 200 余年,由台湾政要马英九的祖父马立安先生倡议捐资修复。置身渡口亭阁处,江波浩渺,水色清幽。岁月流转,只有渡口旁超过 400 年的槐树,静默无声,见证着这里的变化。
紫荆湖:进入白石镇,宛如置身紫荆竹海,竹影婆娑。竹海深处,有一处大的水库,名为紫荆湖。紫荆湖上,弯弯曲曲的湖岸线,有如山水之间的生命线,将白石从历史纵深处带出,引向远方。紫荆湖库容约 350 万立方米,水深处达 23 米,是白石镇的自来水水源。紫荆湖对面的紫荆山上,有一处亭阁,是紫荆湖的最佳观景台。喜爱摄影的朋友,不可错过。
美食与购物:这里有本地特产的湘莲、藕粉、吊瓜子、百香果、桃李枇杷等各色应季乡间瓜果,还能品尝好吃的麻辣小龙虾、香甜的小蜜薯、劲道的红薯粉、鲜嫩的竹笋,更有诸多乡里特色菜:红曲扎鱼扎鸡、乡里坛子菜、剁椒、白辣椒、扑豆角、扑空心菜、腊味合蒸等等。白石人家距离齐白石故居 300 米处,建有一家星级农家乐,可以购买本地吊瓜子等农副产品,再喝一碗藕粉、吃一盆小龙虾,感受土乡土味的白石味道;这里还有一间木雕艺术展馆,展示了雕花床、箱笼、屏风、家用器具等白石本地的木雕老物件,感受乡情与艺术同行的白石文化;这里还能体验农家生活,采摘瓜果蔬菜、钓鱼钓虾,感受田园意趣。
简介:位于湘潭市岳塘区,山峦起伏,碧水环绕。昭山又名马山,取自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驻军于此,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昭山海拔 185 米,景区面积约 254 公顷,有 120 多个科 300 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 92%,山上有古寺古道古木,南面有凤形山、仰天湖,北面与劈江分水的兴马洲遥相呼应。典型景观有八景:屏风夕照、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目、古寺飞钟、石港远帆。昭山是古潇湘八景之一的 “山市晴岚”。
特色:登山观景、休闲度假,体验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的清凉与欢乐。每逢雨后新晴,或是旭日破晓,万丈霞光撒在山间,雨气氤氲,色彩缤纷,美而壮观。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这一景观绘成《山市晴岚图》,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山自此声名大震。昭山之巅的昭山古寺有上千年的历史,给人以幽静清雅空灵之感。禅寺邕建于唐代,清乾隆二十三年置产重修,内设玄帝宫、玉皇宫、观音宫、观音堂、关圣殿等,有僧人住持,一年四季香火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与山前滔滔湘水,山后凫凫炊烟相应成趣。传说古寺里住的是南岳圣帝的哥哥玄帝。玄帝的法力没有圣帝那么高,前来朝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但玄帝并不在乎,总是和善待人用和熙的春风吹拂过往游人的身心,使人心情舒畅。所以前来昭山游玩的游客,无论心情多么的不好,一上山便觉得心旷神怡。民谚说 “湘有昭山,客子不乐远游”,就是因为有玄帝在此不断亲切地召唤游子。昭山景区附近有很多酒店供选择,性价比都还不错。昭山一般不能开车上山顶,山也不高,海拔只有 18000 多厘米。车停在景区入口处的停车场(免费),走路进去(就当散步吧,大约一公里左右,很好走的)到湘江边的山底,再爬山。昭山风景区由南门山下、观音寺、昭山古寺 3 大区域组成。南门山下有昭山听澜院正在建设的综合性度假村,占地 5.67 万㎡。2021 年开始建设。还有黄兴二母墓、昭山正桑田大王庙、远帆广场、龙洞、昭山精泉等景点。观音寺建于 2009 年,原址为赐福寺和民兴中学旧址,仿宋风格,占地 5866㎡,三进院,主殿大雄宝殿,并配有天王殿、观音殿、毗卢殿、圣帝殿、财神殿、大王庙、土地庙、斋堂等建筑,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寺庙会。观音寺附近有刘锜故居遗址和宋家祠堂等景点。
简介:位于韶山市境内,是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洞穴。滴水洞在毛泽东故居以西约 4 公里处,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以一小山涧作为出口的狭窄谷地,长约两三公里,宽约 0.5 公里。由于谷深青幽,犹似一洞,山上一泉水从岩石滴下,故称 “滴水洞”,俗称 “吊水洞”。这里竹木繁茂,山涧流水潺潺,四季鸟语花香。特别是盛夏,这里气温比谷外低了 3—5℃,是避暑疗养的好处所。
特色:内部瀑布滴水如珠,周边风景如画,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滴水洞景区中心是滴水洞别墅,它的修建带有传奇色彩。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泽东曾回过韶山,在一号水库中畅游后,对陪同他来的当时的湖南省委周书记说:“你以后在这儿给我盖上几间小屋,等我退休了好回来住。”1960 年下半年,代号为 “203” 的工程启动,1962 年完工,是一栋 “丁” 字型的平房,外观青砖灰瓦、古朴自然;主体部分采用双回廊、多通道、高空间设计,庄重而大气;内设有大厅、会议室、主套间、副套间、娱乐室、工作人员室、厨房等,1970 年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等设施,总面积 3600 多平方米。水库右边傍路石壁上有许多长方形石刻,分别嵌有叶剑英、董必武等许多著名人物来韶山的诗文,形成很有特色的碑廊。碑廊之中有一处更为引人注目,上书 “我酷爱韶山” 并有俄文字体,它是毛泽东次子毛岸青的亲笔手迹。公路尽处便是名闻遐尔的滴水洞一号别墅,1966 年 6 月,毛泽东就在这里住了 11 天,二号楼为毛泽东同志随员的住处。别墅后山便是一座 50 多米长的防空洞,两端各装三扇坚固、厚重的铁门,据说能防原子弹冲击波和化学武器。滴水洞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 “天然石画”“杜鹃春晓”“奔龙泉池”“龙亭览胜”“犁花伴月” 等自然景观和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韶山水库、毛泽东主席祖父墓、名人留言石刻等人文景观。
简介:集花卉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区。湘潭盘龙大观园景区由花卉博览园、亲子游乐园、萌宠动物园、度假酒店等四大板块组成,适用于亲子互动、研学旅行、党 / 团建、拓展训练、会议培训、休闲度假等主题活动。
特色:四季花开不断,品种繁多,设有众多游乐设施和文化展览。盘龙大观园中有尖叫乐园,9 项大型游乐设施与花海景观融为一体,有极速火箭蹦极、太空梭、花海丛林飞鼠、摇头飞椅等。还有恐龙乐园,占地 3000 平方米,是以恐龙为主题,融科普、娱乐、休闲及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园,有双冠龙、阿马加龙、异齿龙等八种恐龙。海洋童话以蓝色海洋为主题,是集益智、游乐、观光、游戏互动于一体的的体验式幼儿拓展区。嘉年华是炫酷的室内电玩游乐天地,汇聚了急速赛艇、VR、跑酷、篮球等 36 项游乐趣味项目。贰号码头游船码头地处青山湖尖叫乐园区,配有快艇、碰碰船、电动船等 50 多个项目供游人体验。激情滑越索道全长 215 米,落差 15 米,建在两座山栾之间,横跨青山湖水面。芝樱卡丁车采用国际标准卡丁车赛道设计规格,在芝樱盛开时期,驰骋其中,体会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结合。勇士拓展体能拓展区占地近 100 亩,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种类最全的大型现代化体能素质拓展基地。鸟语林坐落在八合塔下,占地约 60 亩,分萌宠动物区,珍禽区,表演区。园内有驼羊、矮马、鸵鸟等 60 多种珍稀动物。捕鱼达人项目占地近 10 亩,采用浅水养鱼和童话设计特色,是孩子捕鱼、戏水的消暑胜境。花海乐园目前有荷院、兰院、房车小院、天鹅小院、枫林小院、火车客栈、紫藤宾馆等度假住宿酒店,各种风格的房型一应俱全。餐食方面不管是烧烤,炒菜,宴请,还是可以自己动手的柴火饭,走到哪都有餐厅,可以完美解决游客用餐需求。
简介:依托水府水库而建,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于一体。湖南水府旅游区位于湘潭市,水面宽阔,碧波荡漾,周边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旖旎。
特色:景区内可以进行各种水上娱乐活动,如划船、游泳等。周边的田园风光优美,游客可以体验农业观光,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里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简介:位于岳塘区湖湘东路,展示湘潭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科技成果。湘潭市博物馆 1979 年 8 月成立湘潭地区文物工作队,1983 年 1 月成立湘潭市文物管理所。同年地市合并,1984 年 7 月在上述两单位的基础上成立湘潭市博物馆和湘潭市文物工作队,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5 年 12 月 25 日新馆开馆,现隶属湘潭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领导,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8 年 9 月,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截至 2019 年,藏品数量 10188(件套),珍贵文物 301(件套)。
特色:馆内藏品丰富,展览精美,是了解湘潭历史文化的绝佳窗口。博物馆定位为城市综合型博物馆,湘潭故事、名人世家、乡土情怀、馆赏珍藏 4 个主题展区。基本功能包括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和研究、文物鉴定交流等功能,博物馆展陈面积约 8600 平方米。一楼设有湘潭故事、临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和纪念品商店。展厅 “湘潭故事”,主要讲述了湘潭从远古到清中期的历史发展。二楼设有名人世家、乡土情怀和报告厅。展厅 “名人世家”,包括曾氏家风、罗氏家族、周氏门第等。展厅 “乡土情怀”,成列分为红尘鼓舞、山水流音、食步天下、艺夺天工四部分。三楼设有 “馆藏赏珍” 和 “西泠二李” 艺术馆。镇馆之宝 “馆藏赏珍” 是博物馆的精华部分,这里展示的 8 件精品,可以说是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个馆采用回廊式结构,每件展品均有一个独立空间,展现了湘潭地区历史先人们的审美追求、价值取向。
简介: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沿江中路,具有悠久历史的高层建筑。
特色: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周边有众多美食和购物场所。万楼现代旅游度假区暑期收官倒计时,万楼精彩不停歇。这里有猫咖基地,让你实现撸猫自由;集籍向上是 24 小时营业的免费读书场所,舒适且图书破万 “卷”;还有超多奶茶品牌,满足你的口味需求;街区美食烟火气满满,老湘潭小吃、长沙的糖油粑粑、臭豆腐、湘西泡菜等让人眼花缭乱;光影科技方面,万楼元宇宙在光影交错间穿越时光,《水墨白石》数字艺术体验馆走进齐白石的传世名画,万楼光影秀让古楼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湖南省精酿啤酒节、泰不囧泼水节带来欢乐盛宴;快乐大本营 IP 主题乐园带你一键重回童年;海洋奇观,科技探秘的芒果海洋馆有湖南唯一的海洋风格裸眼 3D 环幕影院;“湘潭眼” 摩天轮不仅是湖南摩天轮高度的天花板,更是湘潭的浪漫天花板,和最爱的人一起在云端看万楼,赏绝美江景。此外,集装箱街区火热招商中,欢迎萌宠爱好者、时尚达人等前来展示创意与风格。万楼附近还有张家台子土菜馆等美食店铺,如干爆虾、毛肚、小酥肉等菜品深受食客喜爱。
简介:青山唢呐是湖南湘潭的传统民间音乐,在湘潭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在明代已具雏形,清代普遍用于湘潭民俗活动中,如婚丧喜庆、舞龙耍狮、巫傩祭祀等,地方官员在迎接朝廷旨意时,也会用唢呐演奏营造隆重排场。
特色:
曲牌丰富:青山桥民间唢呐曲牌极为丰富,吹奏常用的曲牌多过数百首。按曲式与功能可分为丧乐牌子、路鼓牌子、宫堂牌子、丝弦牌子、散套牌子五种。丧乐牌子用于丧葬仪式演奏,有明色类子和长行类子之分;路鼓牌子是用于喜庆的器乐曲牌,有快路鼓和慢路鼓之分;宫堂牌子是与民间戏曲通用的一种吹打乐形式,可以单独演奏不成套的单支曲牌。
演奏技法独特:青山唢呐的演奏法分 “西工子” 和 “闷工子”。“西工子” 是湖南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演奏法,而 “闷工子” 仅在青山桥一带流行。“闷工子” 主要通过变气法、变指法等演奏技巧使唢呐音色产生特殊效果,表现出特殊情绪,既有悲的韵味,也有喜的情绪,让听众与演奏现场氛围共鸣。
乡土气息浓郁:青山唢呐吹奏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
青山唢呐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1956 年,陈庆丰与朱梅江、王雨池、左元和、袁碧琪共五人创谱《哭懵懂》,并在湘潭县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时首演成功,获一等奖。同年年底,他们以湘潭地区代表队身份参加湖南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哭懵懂》节目再次获奖。